饲料酶在水产动物中的应用研究
2001年11月09日 16:00 来源:
- 关键字: 饲料酶在水产动物中的应用研究
饲料酶在动物营养上应用越来越普遍,它能提高动物生产速度,提高饲料转化率,降低粪便污染和动物死亡率,综合提高动物生产性能,已被人们认为是一种无残留、无污染、无公害的环保型添加剂。饲料酶在动物营养上的研究与应用,现在大多集中于畜禽生产,而在水产动物中的应用研究较少,报道也不多。本文对饲料酶在水产饲料中的应用研究,作一简述,期能起到推动应用的作用。 1 水产动物消化生理特点 研究动物营养,首先要对动物营养生理进行探索和研究。水产动物在动物中是一个独特的群体,绝大多数为无脊椎动物和低等脊惟动物,终生或大部分时间生活于水中,形成了不同于畜禽的自身消化生理特点。 水产动物为变温动物,体温随水温或气温变化而变化,这与其血液循环系统调控能力有关。一般在lO℃以下就停止生长,适宜的生长温度为15~32℃之间,在我国大部分地区生长期为5月至10月,约150d时间。在这150d中应用酶,酶在较低温度(15~22℃)环境条件下作用时间长达60d左右,这可能会降低酶的活性和作用效果。 水产动物消化系统不如畜禽完善,内源酶分泌不如畜禽完全,影响对饲料中营养成分消化吸收,需外派酶添加辅助消化。 水产动物大多无胃,只有消化道,无胃鱼类消化道环境呈中性(如鲤科鱼类)或偏碱性,对无胃鱼类饲料中添加外源酶时需注意选择适宜中性偏碱性等条件下的酶类,才能达到较佳较果。 水产动物全部或大部分时间生活于水中,因水的浮力关系,运动耗能少,可节约饲料中能量物质,但相应的对蛋白质的需求较高,适宜能量蛋白比在31~60(kJ/g)之间。水产动物对糖类消化吸收率低,随食性不同对糖类消化吸收率也不一样,肉食性鱼类(鲸鱼、鲸鱼)为30%-40%,杂食性鱼类(鲤、鳃)60%左右,草食性鱼类(草鱼、团头鲂)在70%以上。从内源分泌的淀粉酶活性看,高低顺序依次为草食性>杂食性>肉食性。鱼类消化道不含木聚糖酶,蛋白酶活性也相对较低,对纤维素无分解能力。 2 水产动物体内消化酶特性 水产动物体内分泌消化酶的种类和组成,是长期对环境条件适应的结果,与食性密切相关。Hofer等、Agrawal等研究鱼类食性与消化酶关系后得出:肉食性鱼类自身可分泌较多的脂肪酶,而草食性鱼类则分泌较多的淀粉酶。大量研究表明,水产动物的食性决定消化酶的组成,消化酶活性大小与食性组成成分含量有关。 季节变化对水产动物消化酶种类和活性也有影响。由于环境条件变化对生物的生理和生化反应有很大的影响,因此水产动物随季节不同和温度的变化,其消化酶的活力和组成,也有一定的变化。 鱼类消化酶酶促反应的动力学等方面的研究表明,消化道内影响酶活力和酶促反应速度的因素有pH值、温度、酶激活剂和抑制剂。调控这些因子是提高水产动物对营养物质消化吸收率的手段之一。 天然饲料中消化酶及外派酶在鱼类消化过程中的作用。草食性鱼类发现有外派性纤维素酶,饵料中含有消化酶对维持孵化后仔鱼生长非常重要,同时对幼鱼也很重要。 3 饲料酶在水产动物中的应用现状 饲料酶在水产动物营养中的应用报道较少,无论在深度和广度上都十分不够,积累的资料也不多。李其才等报道,饲料酶可提高罗氏沼虾产量;刘文斌等报道,复合酶可提高中华鳖的生产性能。另外研究证明,饲料酶不仅能提高水产动物生产性能,而且还可改变鱼类鱼体组成。综合一些资料表明,饲料酶在水产动物中的应用,对水产动物生产、品质都有较大影响,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促进水产动物的生长,生长速度可提高8%~15%;2)提高对营养成分消化吸收率,提高饲料转化率;3)提高水产动物抗病能力,提高其成活率,4)提高群体整齐度;5)改变鱼体组织成分;6)减轻动物处于恶劣环境条件下,对其生产性能的负面影响,如缺氧、生病等。 4 饲料酶应用于水产动物需注意的问题 4.1 适宜添加量问题 对水产动物所有饲料酶都有一定适宜添加范围,只有在这适宜添加范围内才能使生长达到最佳状态。过低过高效果都不好,已有资料表明:饲料酶添加过量,反而会降低水产动物的生产性能,其原因可能有二:1)外源酶添加量过高,可能会抑制内源酶分泌,内源酶分泌减少,影响对饲料营养成分的消化吸收率;2)外源酶添加量过高,降低食糜的粘度,缩短食糜在肠道中的滞留时间,加快营养成分的流失,减少动物对营养物质消化吸收,使其生产性能下降。 4.2 饲料酶种类与水产品种及其相应饲料类型匹配问题 酶的催化反应有专一性。水产动物品种不同,食性不同,食物组成不一样,其所需外派消化酶的种类和多少都不一样。目前针对水产动物营养特点和饲料类型的专用酶制剂还很少,大多为替代产品,我国是水产养殖大国,研制适合水产动物的饲料酶势在必行。 4.3 添加方法问题 水产动物饲料绝大多数为颗粒饲料,粉状料很少,并且对颗粒饲料耐水性或粘结性有较高要求,在加工制造过程中调质时间较长,高温高压会造成饲料酶活性有很大损失。因此选择什么酶种、制粒前添加还是制粒后添加、怎样才能避免酶的活性损失,都需迸一步研究。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农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