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农博网> 数据中心> 品种>泸丰二号苦瓜
  • 分类名称:苦瓜
  • 品种名称:泸丰二号苦瓜
  • 国家级审定编号:川审菜2002009
  • 品种来源:以引进材料96013为母本,以纳溪大白苦瓜为父本育成的常规种。
  • 选育单位: 四川省农科院水稻高梁研究所

特征特性

四川地区春季播种至始收80~85天,与对照熟期相当。为中熟丰产型品种。植株生长旺盛,分枝能力强,主、侧蔓雌花多,挂瓜能力强,可连续结瓜,主蔓第一雌花着生在第10~13节,瓜粗长条形,草白色,果表瘤状突起大,连成粗条纹,间有粗瘤粒突起,外形美观,商品性好,长20~35厘米,横径4.5~6.5厘米,单瓜重0.25~0.65公斤,抗白粉病,中抗枯萎病。四川地区露地春季栽培产量约为2500公斤/亩,比对照增产28%左右。肉质脆韧,苦味适中。

四川、重庆地区春季在地膜加小拱棚等保护设施下作早熟栽培时,可于2月下旬播种在温床,3月中下旬定植;露地栽培3月中旬播于冷床,4月上旬定植。适宜密植:株行距0.5~0.6米×1.6~1.8米,亩植1000~1200株。加强田间管理:施足基肥,及时追肥,全期保持土壤湿润,绑蔓时结合整枝,尽早采收根瓜,在中后期及时打去下部叶片,当苦瓜充分长成,果皮较瘤状突起膨大,果实顶端开始发亮时采收。

产量表现

1999年品比试验,产量为2520公斤/亩,比对照增产28.6%,2000年多点试验平均亩产2481.2公斤,列参试品种第二位,较对照增产26.7%。2001年多点试验结果,平均亩产2484公斤,列参试品种第二位,较对照增产28.3%。2001年在泸州、宜宾、眉山、中江、南充不同生态区进行生产适应性试验,产量变幅为2342.0~2563.2公斤/亩,增产幅度为24.6~31.3%,汇总平均亩产2455.9公斤,比对照增产28.4%,

适应区域

适宜四川地区种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