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农博网> 数据中心> 实用技术>真鲷养殖过程中饵料生物的培养及供应

真鲷养殖过程中饵料生物的培养及供应

2004年11月06日 10:43 来源:农博网

  1、小球藻培养

   在水温18-28℃下培养,盐度23‰~33‰,PH8.01~9.50,营养液为每吨海水中加入硫磺氨:过磷酸钙:柠檬酸铁=100g:15g:0.5g。采用一次性培养法,环流式连续充气,接种密度80万Cell/ml~1000万Cell/ml,培养周期5-7天,密度达到2000万Cell/ml以上时提供使用。

  2、轮虫培育

  使用10m3~20m3的水泥池,以小球藻和酵母为饵料,在水温24~26℃,盐度23‰~28‰,连续充气的条件下培养,以一次性培养法介绍如下:首先在培养池内加入小球藻,海水和淡水,调整盐度为26‰左右,小球藻密度为1000万cell/ml~1500万cell/ml,升温25~26℃后,按70个/ml~150个/ml的密度接种轮虫,第二天起开始喂酵母,酵母投喂率按100%?/FONT>200%投喂。培养周期4~6天,轮虫密度可达200个/ml~500个/ml,此时即可采收。采收时潜水泵或虹吸法将轮虫收集于采收袋(250目筛绢袋)内,经冲洗后,移入强化槽内强化,或移入新池内继续培育。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农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更多关于真鲷 饵料生物 的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