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虾的人工育苗及其养殖技术
2003年09月04日 10:37 来源:华中农业信息网
- 关键字: 龙虾
龙虾属节肢动物门,甲壳纲,十足目,龙虾科,龙虾有12种之多,最常见的有锦绣龙虾PanuliruSornatuS)、日本龙虾(PanuliruSjaponiCuS)和中国龙虾(PanuliruSStimpSoni)。锦绣龙虾最大,可达55Cm,日本龙虾较小。龙虾味道鲜美,营养丰富,体色瑰丽,被视为虾中之王。龙虾食性杂,以贝类、小杂鱼、小动物和海藻为主要饲料,喜欢栖息在岩礁缝隙洞中,昼伏夜间活动并索食,生命周期长达几年,每年4—7月产卵,属多次产卵型。龙虾在美国、法国等国家是价值较高的养殖品种,在中国还没有形成大批量的生产,有的渔民将大自然捕获的龙虾做短时间的暂养,价格高时再卖出,人工养殖龙虾是可行的,广东省湛江市郊区于1988年8月开始人工养殖龙虾,经过3年的实践获得成功。 一、龙虾的苗种培育 龙虾幼体在孵化后11天内个体发生变态,成活率为50%,底栖生活后群体饲养的成活率为70%,用贻贝投喂到3龄,龙虾4龄开始产卵,5龄雌虾有60%个体抱卵。 龙虾交尾行为一般是在刚蜕壳的雌虾与未蜕壳的雄虾之间进行。接近蜕壳期的个体头胸甲下缘体色变暗,前沿胸节和腹节的背侧接合处的节间膜呈膨润状态,根据这些外表特征,可以判断龙虾即将发生蜕壳,蜕壳开始时,头胸部甲壳与尾部交接处裂痕,头胸部先从中脱出,跟着尾部一跳,旧壳脱落,从蜕壳开始到结束大约27分钟,若蜕壳受干扰时,可暂时中止,过后再继续,且顺利完成蜕壳过程,部分或全部附肢及尾扇断掉的龙虾可通过蜕壳全部恢复并且个体同样增长。 刚蜕壳的雌虾,身体处于瘫软状态,开始增加体重约需数小时,此时放入雄虾就可发生交尾行为,交尾时间为15—60分钟,雌虾蜕壳后,甲壳逐渐硬化,甲壳硬化使交尾发生困难。 1.幼体的孵化:龙虾幼体的孵化一般在5、6月开始,卵粒受精后由棕黑色变棕色,至孵化前卵粒又变成透明红色,不透明者为死卵。一个个体的孵化需10—20天,但是孵化高峰期只有数日,孵化的时间是从太阳刚落山开始到半夜为止。刚孵化的幼体浮游于表层,随着水流集中于排水口的网槽中,第2天早晨用网捕获浮游表层的幼体。 雌龙虾在交尾后20小时内排卵,产卵一次约须30分钟,排出卵粒紧附在卵刚毛上,然后经3周后孵出,未受精卵3天内,从雌龙虾腹内自行脱落。通常产卵水温在28℃左右为佳。温度高,卵易变质,温度低时,孵化时间长,变形卵也多,因此水温控制很重要。 据观察,头胸甲长72mm和157mm的亲虾个体的抱卵数分别为5240粒和48850粒,如果抱卵时培育条件不适宜,死卵会增加或发生卵体脱落,受孕的龙虾受到惊吓时卵体易脱落,孵化数量显著减少,体重约1.5公斤的抱卵个体,在日本饲养2个月,结果孵化幼体尾数为1678—1137尾平均应为7005尾。 2.浮游期幼体:初孵化的龙虾是红色幼虫,然后变成水色透明,扁平叶状体,在海水中只见一对黑色眼睛,如不注意看时,无法看出是什么生物,除眼睛之外还有许多突出刚毛,骨胳是软的,没有石灰质,须经蜕变3次约6个月才能变成形似成体的幼龙虾。 孵化的第Ⅰ期幼体,在水温约为20℃的水中饲养,并充分投喂卤虫饵料,在2天内发育到第Ⅱ期幼体,此后3天后发育到第Ⅲ期幼体,再经4—5天发育到第Ⅳ期幼体,直到变态,也就是说,孵化后变态前的浮游生活期最短为9—10天。 卵经20天后孵出幼苗,孵出后一天颜色变淡,22天体色透明成水色,带少许色素,触角变长,蜕壳,同时第一对尾扇之外侧均长满刚毛。从此开始摄食,首先是轮虫,食物过饱或没有摄食都会死亡。除食物之外,还要添加维生素,幼体才能长期生存。 .浮游期幼体和水流:一般情况下,暴气是饲养甲壳类幼体的一项极为有效的措施,但暴气不能太强,如果采用强暴气措施,幼体头胸甲与鳃之间出现气泡,导致幼体浮头死亡。随着龙虾发育的进展,幼体下沉水池后,只要不产生从底部向上强烈的水流,龙虾一般难于再浮游到海水表面。暴气如果太强,幼体体表和鳃容易被水池底部的有机物覆盖,影响幼体活动和呼吸,引起体质衰弱。 4.浮游期幼体的饵料:龙虾幼体捕食动物性的浮游生物,卤虫无节幼虫是第Ⅰ期幼体的适宜饵料。第Ⅱ期以后饵料需要量更大,可将海水培养的小球藻或者海洋酵母投喂卤虫无节幼虫,饲养10—14天以后作为龙虾幼体饵料。虽然鱼和贝类的肉片等非活性饵料也可使用,但由于无浮游性,其饵料价值较差,投喂各种饲料的结果如表1所示,投喂活卤虫和冷冻卤虫饲料的成活率有很大差异,要使成活率达到50%,只能以活卤虫为饵料。 一般认为龙虾幼体不直接需要植物性浮游生物,但是在繁殖单细胞绿藻类的水池中,龙虾幼体成活率有提高倾向,可能是绿藻类的繁殖对稳定水质带来较好的影响,因此不能忽视单细胞藻类的效果,在室外的条件下,硅藻类及浮游动物的繁殖是幼体成活率不至于下降的主要原因。 5.变态后的幼体:第Ⅳ期幼体的形态为成体型,在生态上处于从浮游生活向底栖生活的过渡期。龙虾幼体变态后大约2天,开始在底质铺放的沙子和石砾邻接处挖掘巢穴,每个小石子下潜伏数尾个体。第Ⅳ期的时间大约为12天,发育到第Ⅴ期,幼体在每个巢穴中只潜伏一尾个体,除了极短时间捕获饵料外,一般不离开巢穴。 在自然界生长的幼体,只捕食端足类,多毛类等小动物,由于龙虾幼体具有潜伏习性,能逃脱天敌的捕食。但是,这种习性并不是生理上的必需条件,在龙虾不能挖掘巢穴的底质,用笼子也能饲养。在底部铺设牡蛎壳的混凝土水池放养第Ⅳ期幼体,成活率大约为80%。龙虾幼体通常是以变态后第Ⅳ期幼体作为苗种放养,但第Ⅳ期幼体不能完全进入底栖生活,这是导致放养后死亡的原因。 龙虾一般在孵化后10—14天发育成第Ⅳ产期幼体,出现第Ⅳ期幼体的高峰期是在孵化后的11—13天,龙虾浮游幼体是捕食运动性的饵料,从生物学角度出发,用瓦砾铺设底质对饲养龙虾是有效的。 二、龙虾的养成 大自然中的龙虾主要是栖息在沙泥质的海底,每穴潜伏一尾,但在交尾期,雌雄配对潜伏,有时也潜伏于岩石的空隙中,而日本龙虾是属群栖生活。龙虾在饲养期间必须进行投饵,要考虑各种附着生物是否可作为饵料加以利用,为此日本曾进行海中垂下养殖试验。 1.水温:龙虾栖息于较低水温,冬季最低的水温约为5℃—6℃可以适合龙虾养殖,如果水温较低,成熟期会延长至5—7年。龙虾耐高温性却较差,在实验中将水温上升到25℃,持续2周没有出现特别异常现象,根据实验,适宜成长的温度为20℃—23℃,龙虾在水温20℃—22℃水中生长最快,所以在水温下降的冬季,利用温排水饲养是促进生长的方法之一。 2.盐度:龙虾的适盐范围为26.90‰—34.40‰,在低盐度23.50‰的海水中也能生活并变态。 3.底质:龙虾变态后的幼体为了逃避天敌的捕食,转入底栖生活,底质的沙砾作为潜伏和索饵的场所极为重要。变态3—4天后龙虾能在粒径为0.4—1.0mm的沙粒中掘穴潜伏。变态8天后,能在粒径为2.0—3.0mm的沙粒中潜伏。 4.生长率:对1龄前的龙虾群体,只需用牡蛎壳铺池底,不必投放人工蔽体巢穴,投喂紫贻贝作为饵料进行喂养。从2龄开始,投放四氯乙烯管作为蔽体巢穴,其投放个数是龙虾饲养数量的2倍。在养殖满2年的群体中,出现最大体重为300克左右的个体,龙虾每次蜕壳大约增重50%,龙虾个体在一龄初蜕壳,性成熟时的体重可达到450克,在3龄群体内,有16%达到性成熟。 龙虾生长与饵料、环境、水质及蜕壳的次数有关,曾试验各种饵料及用电刺激蜕壳,结果以新鲜虾肉喂养成长更快,比使用鱼肉饲养生长速度快1倍,在生长过程中通常一年蜕壳2次以上,用化学药物或电刺激时可蜕壳4次,生长率增加1倍。龙虾蜕壳后,经2周新壳硬化,龙虾会再度活跃起来,此时食量大增,饲养时须增加30%的饲料量。 5.成活率:以底栖生活的第Ⅳ期幼体为基础,不到1龄的群体成活率略低于60%,但1—3龄群体成活率超过80%,群体饲养的成活率达到80%是比较好的饲养成果。 观察在水池中相互遭遇的龙虾常提起螯足,相互进行威吓,但未见以螯足进行格斗残杀导致龙虾死亡的现象,因此,认为0—1龄的龙虾以群体饲养,2龄以后个体隔离饲养的效益较高。 6.饵料:第Ⅳ期以后的龙虾专门投喂紫贻贝,可以促进龙虾迅速成熟和繁殖,紫贻贝能满足龙虾对营养方面的需求。龙虾食性杂,可投喂冷冻小杂鱼、小贝类和对虾人工饵料,日投饵1次,投饵时间以下午为好,连投2天停1天,日投饵量为虾重的5—12%。经常注意龙虾的活动,摄食情况,每年清池1次,以防污染。试验表明,投喂日本对虾用的配合饵料进行投喂试验,龙虾的生长和成活率都比投喂紫贻贝表现出现更好饲养效果。对龙虾来说,饲料中最适蛋白质含量为20—25%,期望今后能研制出一种适合龙虾用的配合饵料,此外,龙虾用第3腭足捕食颗粒饵料,因此龙虾个体大小与颗粒大小无直接关系,一般可用直径小的颗粒饲料。 7.培育杂交品种:日本开展生物技术培育龙虾研究。于1980年培育出初代杂交种,1988年培育出杂交种第二代。他们将美国龙虾作为雄体,欧洲龙虾作为雌体,只要将它们放在一起,就会发生交尾,这点与螯虾相同。孕育虾卵后,幼体孵化一般在5、6月份开始,第二代杂交种发育顺利。天然的龙虾孵化后约2周左右浮游于海水表面,依照过去的研究,杂交种至少要比亲种大1倍,这种技术如果能普及,经数代后,人们就能得特大个体的龙虾。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农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