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农博网> 数据中心> 实用技术>猪李氏杆菌病

猪李氏杆菌病

2003年09月02日 14:25 来源:畜牧兽医在线

  • 关键字:

简述: 李氏杆菌病是多种畜、禽、野生动物和人共患的传染病。猪患此病较明显的症状是中枢神经系统机能障碍。 病原: 为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氏杆菌。外形类似猪丹毒杆菌,但比丹毒杆菌更粗,有鞭毛,能运动。在显微镜下观察为单独、成双或短链状杆菌,在外界环境中能长期生存。在尸体中可存活4-8个月。2%的火碱、10%的石灰乳能在10分钟内杀死杆菌。目前已知有四个血清型。流行特点: 本病的易感动物广泛,自然感染以绵羊、猪和家兔较多,牛和山羊次之,马、犬、猫很少。在家禽中,鸡、鹅较多见,啮齿动物特别是鼠类和一些野兽、野禽易感,常成为本病原菌在自然界中的贮存库。健康猪吃了带菌鼠的尸体、带菌饲料或接触被污染的环境,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及眼结膜传染。也可经吸血昆虫咬伤而传染。当机体抵抗力降低时,也可引起内源性感染。 本病多发于早春、秋、冬或气候突变的时节,常呈散发或地方性流行。不同年龄的猪都可感染,但仔猪最易感。 临床症状: 本病的潜伏期为数天到2-3周。病猪的临床症状差异很大,仔猪患病多为急性,部分病例表现为败血症。除有败血症外,尚呈现小叶性肺炎,经过短促,迅速死亡。部分病例呈现脑脊髓炎症状。如运动失调、转圈、角弓反张,前肢僵直,后驱麻痹,1-2日内死亡。成猪患病多为慢性型。表现为长期不食,消瘦、贫血、步态不稳、肌肉颤抖、体温低,病程拖延2-3周。孕猪常流产。有的在身体各部位形成脓肿。病猪多能痊愈,但成为带菌猪。 病理变化: 在体表可见鸡蛋大小的脓肿。此外,猪软脑膜充血。其它器官无明显的病理变化。 诊断: 单纯根据临床症状和流行病学不易诊断,而病理解剖变化又不明显,必须配合细菌学和病理组织学检查才能确诊。 鉴别诊断: 应与猪伪狂犬病相鉴别。猪伪狂犬病的典型症状是体温升高,流鼻汁,但神经症状少见。用肝、脾病料接种家兔,2-3天后,接种部位出现奇痒。而李氏杆菌病取病料染色,可见李氏杆菌。 防治措施: 加强环境卫生消毒,对病猪进行隔离和治疗。常用抗菌素和磺胺类药物治疗,但青霉素治疗效果不隹。有条件的可采取福尔马林灭活苗进行免疫接种。加强环境卫生消毒,对病猪进行隔离和治疗。常用抗菌素和磺胺类药物治疗,但青霉素治疗效果不隹。有条件的可采取福尔马林灭活苗进行免疫接种。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农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更多关于 的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