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水肿病的综合防治
2003年11月21日 09:22 来源:《农业科技与信息》
- 关键字: 猪
猪水肿病又叫猪肠毒血症,多发生于断奶前后、40千克以内的仔猪。病原一般认为是溶血性大肠杆菌产生的毒素。在早春或晚秋、气温骤变或转群、突然改变饲料时容易诱发。急性的还未看到症状,就突然倒地死亡。慢性的起初精神不好,眼睑水肿,叫声嘶哑,步态不稳;不久便四肢瘫痪,不能站立,呼吸增快,心跳每分钟在150次以上;后期张口呼吸,口流黏液,昏迷倒地,抽搐,四肢划动。约1--3天便死亡。 猪水肿病是猪的一种传染病。防治猪水肿病的发生,应采取综合防治的措施。 首先,要加强饲养管理。仔猪断奶,不宜过早,断奶时,在饲料中拌入捣碎的大蒜喂开食的仔猪;不要突然变换饲料,并注意气温的骤然变化;不喂单一饲料或蛋白质含量过高的饲料,在饲料中补充维生素E、硒、铜、铁等微量元素;切实搞好卫生消毒,防止病菌滋生。 其次,要做好防疫工作。在母猪分娩前1个月,应注射大肠杆菌多价疫苗;或在仔猪出生后14--17日龄时,注射猪水肿病油乳剂疫苗。 同时,对病猪要及时治疗。症状较轻的仔猪,除立即按每千克体重喂1克人工盐和喂给大量饮水外,还需用恩诺沙星、强力水肿消或水肿特灵等,配合适量的地塞米松、维生素c,亚硒酸钠--维生素E,进行肌肉注射,每天注射两次,连续注射两天。当病猪已出现神经症状时,需用5%的葡萄糖水250--500毫升、安纳伽0.50--2克,20%的甘露醇50--100毫升,混合后静脉注射,每天注射1次,连续注射3天,以缓解脑部水肿和颅内压升高,避免造成死亡。 224001,江苏盐城市盐都县粮食局,成训妍 摘自2003年第10期《农业科技与信息》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农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