哺乳仔猪的养育技术
2003年10月16日 08:22 来源:《南方农村报》
- 关键字: 猪
仔猪是种猪生产的产品,同时又是肉猪生产最初的开始。在整个肉猪生产的过程中,哺乳仔猪的养育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哺乳仔猪阶段养育最主要的目标,是最大限度地减少哺乳期间的死亡,最大程度地争取有良好的个体断奶重和断奶窝重。 哺乳仔猪是猪一生中最容易患病死亡的一个阶段。出生时死亡1头仔猪,仅饲料消耗方面的损失差不多是60千克。临断奶时死亡1头仔猪,饲料方面的损失大约在120-220千克。母猪的最终生产产品是仔猪。因此,哺乳仔猪的养育,关系到母猪一个生产周期效果。 哺乳仔猪是猪一生中生长发育最快的一个时期,加强对哺乳仔猪的爱护和早期补饲,争取哺乳期间的增重,在经济方面也是比较划算的。哺乳仔猪养育的状况,直接关系到日后的育肥效果,比如成功的早期补饲和比较大的断奶重,对缩短育肥期,降低肥育消耗有重要的作用。 了解仔猪的生理特点 哺乳仔猪最主要的特点是:一方面生长发育快,另一方面是生理上不够成熟,这种情况最终导致了这个阶段的麻烦多,难养育。了解和掌握这些特点,便于有的放矢,在哺乳仔猪的养痛中针对性地采取措施。 1、生长发育快:产后7-10天内体重可增加1倍,30天体重可增加5倍以上。由于生长发育快,体内物质沉积多,对营养物质质在数量上和质量上的需求也很高,同时对这方面的缺短反应敏感,稍有不足就会出现问题。 2、消化道生理机能尚不完备:主要是胃肠酸性环境不佳,胃液、胆汁分泌不够正常,消化酶的分泌不够平衡,对乳中的营养消化吸收尚可,但对其他来源的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能力极差。所以,一方面需要待其机能完善,另一方面也要有意识地给以一定外源的刺激和条件,促使其尽快地获得最好的发育。强调哺乳仔猪的早期补饲,以及补饲要用专用的饲料,意义就在于提供相应的营养物质的同时,也起一个促使胃肠机能发育,锻炼胃肠消化功能的作用。 3、缺乏先天免疫能力,容易患病:仔猪胎儿期不能直接从母猪体内通过血液获得免疫抗体,因此出生后的仔猪体内没有抗体,缺少免疫力。但是初乳中有抗体物质,仔猪初生后大约在36小时内,胃肠疲乏可以直接吸收这种抗体物质,从而使自己建立起自身的免疫功能。所以,初生仔猪及时足量吃吮初乳,一直是人们十分强调的问题。 4、体温调节机能不全:适应环境和调节体温的能力很差,缺少在低温中维持体温恒定的本领,在寒冷的季节容易因为冻僵而行动不灵,拥堆积压死亡,或被母猪压死。特别是初出生仔猪,需要的临界温度高达35℃,如处在13-24℃的环境下,1个小时后体温可降低1.7-7.0℃。因此,哺乳仔猪的防冻保温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尤其是在生后的第一周内,防冻保温措施跟不上,容易导致很大的损失。 5、哺乳仔猪出生后体重迅速增长,吃奶量日见增加:母猪所能提供的奶量一般在产后20-25天左右达到高峰,此后不断下降。大约从20日龄左右起,母猪的产奶便不能满足仔猪的需要。仔猪的营养需要和母猪所能提供的奶量形成一对尖锐的矛盾。所以,必须及早补料,以使仔猪在产后20天左右以至更早一些时间,就能从料中得到相当一部份的营养补充。否则,仔猪在吃奶量的这个转折阶段难免会出现增重趋势的减缓甚至生长停滞。 中心任务和三个关键时期 1、哺乳仔猪养育的中心任务,主要是三个方面: ①最大限度地减少死亡。在死亡的仔猪中,一些是先天性遗传疾病,如畸型、死胎等,为数很小,无法回避。更多的则是生后发生的下痢、肺炎、贫血以及因为管理上的原因造成的冻死、压死和其他意外死亡。这些可是通过努力可以力争减少的。 ②力求在哺乳期内获得更大的增重。大的增重既是日后生长发育的基础,更是仔猪体况发育良好的体现,也是母猪生产效益的所在。 ③要求哺乳仔猪的胃肠机能得到充分发育,使哺乳仔猪的消化系统,逐渐从只消化乳汁的类型转化为可以消化植物性饲料的类型。这是给日后的饲养打基础。 2、仔猪出生后7日龄内死亡最多:死亡比例可占到哺乳期死亡总数的7%。这是养好仔猪的第一关键时期。死亡的主要原因是冻和压,以及在一定程度上由冷冻所引起的下痢为主的疾病。因此,这个时期关键是要加强保温防压和防病护理。 3、仔猪出生后10-25天:营养需要迅速增加而母猪乳量将会下降,如不及时开食和补上饲料,会在20日龄之后因乳量不足造成仔猪瘦弱、患病,出现产后的第二个死亡高峰。在这个时期完成补料的任务,对以后生长大有好处。 4、30天后仔猪食量增加:是由吃奶向吃料过渡,由依赖母猪向独立生活过渡的重要时期,这是养好仔猪的第三个关键时期。 主要技术措施 1、抓乳食,过好初生关:根据初生仔猪怕冷易病的特点,重点是让仔猪及时吃上初乳,做好保温防压护理。 ①哺食初乳,过好初生关:仔猪出生后一般都可自由活动,在10-15分钟内自动依靠触觉寻找乳头吃乳。及早哺食充足的初乳,仔猪可以得到抗体,得到水分和能量的补充,初乳还有清便排粪和增强抗寒能力的作用。固定乳头最好的佃法是让仔猪先自行寻找奶头,大部分就位之后,人工辅助进行个别调查,通常是将强壮的放在后边的奶头上,帮助弱小的吸吮前边的乳头,可以让仔猪均匀发育。 ②加强保温防冻防压:一般冬春季节分娩仔猪死亡的主要原因就是被冻被压。产出后要尽快擦干仔猪身上的粘液,减少体热的散失。可设置保温箱,红外线灯用做取暖。仔猪一般适合的温度范围是:1-3日天,30-32℃;4-7天,28-30℃;15-30天,22-25℃。 ③补充铁剂,预防下痢:哺乳仔猪防病方面,主要是防止白痢缺铁性贫血。可服亚硒酸纳VE及庆大霉素防白痢,肌注富来血针剂防贫血。 ④防止饥饿,及时吃上初乳和调栏过哺。 2、抓开食,过好补饲关:仔猪开食时间在5-7日龄。要3-4天,最长可用1星期。当会吃料后,要本着少喂多给的原则补料。补料时可用专用料槽,补料时不能忘记补水,含电介质的水有防病和促进增重的效果。电介质的配方为:葡萄糖20克,碳酸氢钠2克,维生素C0.06克,溶于1千克水中。 3、抓旺食,过好断奶关:主要是设法让仔猪通过补饲不使营养欠缺,在断奶之时能吃进较多的饲料,并获得最大的增重。 4、抓防病、过好活命关:哺乳仔猪的防病要确定落实好正常的免疫接种和消毒程序,同时,更重要的是介决好仔猪的红、白、黄痢的防治问题。 通常如果能把下痢的问题解决好,哺乳仔猪养育的成功就有了很大的把握。最后,作为一般的管理,保持圈舍清洁、干净、干燥、通风良好,维持一个安静的环境和良好的猪群秩序,也是相当重要的。 广东华农温氏畜牧股份有限公司鹤山分公司 吕军国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农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