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农博网> 数据中心> 实用技术>Aweb来稿:猪痘及其防治

Aweb来稿:猪痘及其防治

2002年06月11日 08:55 来源:河南省卫辉市东门里8号

疾病概述:猪痘猪痘是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临床特征为皮肤和粘膜上发生痘疹。其病原体有两种:一种是猪痘病毒,仅能使猪发病;另一种是痘苗病毒,能使牛、猪等多种动物感染。两种病毒无交叉免疫性。痘病毒对干燥的抵抗力较强,在干燥的痂皮中能存活6-8周。常用的消毒药如0.5福尔马林等易使其灭活。诊断要点依据临床症状和流行情况,可以确诊。 流行病学:流行特点猪痘常发生于仔猪和小猪,成年猪的抵抗力较强,猪痘主要通过损伤皮肤传染,在猪虱和其他吸血昆虫甚多、卫生状况不良的猪场和猪舍,最易发生猪痘。由于痘病毒在干痂中能生存很长时间,随着猪场成猪不断地被新猪更替,致使猪痘可以无限期地留存在猪群内。 临床症状潜伏期:猪痘感染的为3-6天;痘苗病毒感染仅2-3天。病猪体温升高,精神不振,食欲不减退,鼻、眼有分泌物。痘疹主要发生天下腹四肢内侧等处。痘疹开始为深红色的硬结节,突出于皮肤表面,略呈半球状,表面平整,见不到水疱期即转为脓疱,并很快结成棕黄色痂块,脱落后遗留白色斑块而痊愈,病程10-15天。 防止措施:猪痘 本病是由猪痘病毒引起的急性热性传染病,在皮肤及某些粘膜上出现痘疹,只感染猪。常呈地方流行。 治疗:1)局部痘疹可涂2%一5%碘酒或各种软膏。2)脓泡发生溃疡时,可先用10%高锰酸钾洗涤,再涂龙胆紫溶液或5%碘酊。 预防:1)加强饲养管理,搞好卫生,做好猪舍的消毒与驱蝇灭虱的工作。2)对引入猪只要检疫、隔离,禁止与病猪接触。 防治措施改善卫生管理状况,防止病变部继发感染,不需特殊治疗。预防本病的有效措施是,加强饲养管理,搞好卫生,杀灭一切体外寄生虫,防止引入病猪。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农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