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农博网> 数据中心> 实用技术>中华地羊的高效养殖管理技术

中华地羊的高效养殖管理技术

2012年10月12日 14:41 来源:农博网

文章摘要: 中华地羊,又名塞隆、鼢鼠。中华地羊头大而扁,视觉极不发达,背毛银灰色而略带淡赭色。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北西部、河北北部、内蒙古、西北山地,青藏高原及川西等地。中华地羊的用途,一是药用�...

    中华地羊,又名塞隆、鼢鼠。中华地羊头大而扁,视觉极不发达,背毛银灰色而略带淡赭色。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北西部、河北北部、内蒙古、西北山地,青藏高原及川西等地。中华地羊的用途,一是药用,其骨可代替虎骨入药,亦可全体入药,尤其肝、胆入药价值更高;二是毛皮用,地羊皮是珍贵的动物毛皮具有脱水性强的特点,可与水獭皮媲美;三是肉用,地羊肉味道鲜美,是最佳的野味之一。因此,人工养殖中华地羊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

    一、中华地羊的生活习性。

    中华地羊生活习性的五大特点:一是栖息在土壤潮湿、疏松的洞中。二是雌、雄单独生活,但繁殖期时在一起生活。三是喜黑暗、怕阳光,视力差,听觉灵敏,喜安静,怕惊吓。四是吃土豆及草根,一般挖洞采食。五是抗病力较强,不冬眠。

    二、养殖设施与方式。

    根据中华地羊的野生特点和生态要求,必须在室内人工养殖,养殖方式如下:

    (一)建池造洞养殖。①建池:在室内砖砌成长、宽、高各1米的池,用水泥抹平。池内装入半池优质粘土,用力夯实。每池放入一对(雌雄各1头)地羊,建池数量以养殖规模多少而定。②造洞饲养:池建好后,放入的地羊会在夯实的土中自己打好洞穴,这时可在池中土的上面放上食槽、水槽和一部分饲草,地羊就会自己御草做窝,开始新的生活。

    (二)木箱养殖:根据地羊数量多少,在室内摆放若干个木箱为地羊的窝。但临产仔时须把雌地羊单独放进另一个备用的空木箱内,单独饲养,让其安全产仔和哺乳仔羊。

    (三)空池养殖:用木板或砖块在室内水泥地板上隔成长60厘米、宽高各40厘米的池子,直接在空池内饲养。每个池内放养一对雌雄地羊,在池角放上水盆、食槽,也可直接在池内放入饲草喂养。

    三、繁殖。

    中华地羊在野生状态下每年4—6月发情配种,在人工饲养条件下每年3—10月繁殖,年产2-3胎,每胎4—6只,多者可达8只以上。一般幼鼠生长2个月性成熟,母鼠发情表现为阴部里有粘液,并发出“吱、吱……”的叫声,此时,正是配种的良好时机。地羊妊娠期为30日龄,产仔多在夜间,幼仔在10天内以哺乳为主,以后可饲喂土豆、草根等。20天以后幼仔即能独立生活,此时,应分窝单独饲养。

    四、饲养管理。

    (一)饲料。地羊是典型的草食性动物,地羊的饲料以草类为主,约占日粮的50%。地羊喜食蒲公英、大葱、苦荬菜、蒿草、芨芨草、地黄根等根茎叶。在其日粮配料中菜类占20%,如白菜、胡萝卜等;精料占30%,主要有玉米、麸皮、土豆、红薯等;另需添加食盐1—2克。

    (二)科学饲喂。应做到“三定”。①定时。每日喂3次,从早晨7点开始。②定量。从不同日龄出发,一般成年地羊每天喂200—250克。③定水。供足清水,让地羊自由饮用。饲养时,要做到有病早治,防止疫病发生,一旦发现地羊有感冒、肺炎、肠胃炎及寄生虫病等,要及时治疗。

    (三)适时出栏。出售种地羊以30日龄为宜,商品地羊以市场为导向,一般成鼠达400—500克时,即可出售。

     五、疫病防治。

    1、预防措施:搞好环境卫生,圈内要清洁卫生,及时清除剩草余料,防止腐败变质饲料引起地羊腹泻。

    2、腹泻:地羊易发生腹泻,可用0.25的土霉素片半片,痢特灵2片,混入饲料中喂服,每天2次。

    3、消化不良(厌食):地羊易发生消化不良或厌食,喂给食母生1片,每天2次。

    4、感冒:在深秋和早春地羊易发生感冒出现流鼻涕、眼泪,体温升高,不食等症状。可在大腿内侧肌肉注射安痛定、庆大霉素等药,每次用量0.5—1毫升。每天注2次。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农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