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农博网> 数据中心> 实用技术>中国古典园林理水意境探微-园林理水景观工程技术

中国古典园林理水意境探微-园林理水景观工程技术

2012年10月12日 14:41 来源:农博网

文章摘要: 园林无水则不活,无论走进哪个园林,人们只有看到水,才会真正体会到园林之美。有水,园林就更有生机;有水,园林就更显意境。园林中的水寄托着古圣先贤的思想,也启发陶冶着后来者的心智。水是中国古典园林的灵魂。...

园林无水则不活,无论走进哪个园林,人们只有看到水,才会真正体会到园林之美。有水,园林就更有生机;有水,园林就更显意境。园林中的水寄托着古圣先贤的思想,也启发陶冶着后来者的心智。水是中国古典园林的灵魂。

水――生命之源,是园林艺术中不可缺少的、最富魅力的要素之一。古人称水为园林的“血液”。水景在我国古典园林中占重要地位,古今中外的园林对于水的运用非常重视,水体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国古典园林有着“无园不水”之说,早在三干多年前的周代,水就成为我国园林游乐的内容。水,晶莹剔透,柔媚且强韧,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和无限的想象,是园林中最富有生气的因素。

摹写自然 人化自然

说到理水,需“引”水思源。古代园林,特别是大型皇家园林中的水,大多直接引自江河湖海。秦始皇建兰池宫引渭水为池,上林苑引渭水为源;宋代艮岳引景龙江之水构成雁池、大方沼、凤池等较大的水面,创造了河湖、溪涧、潭瀑等自然水态于园中;南宋宫苑引钱塘江和西湖之水。总之,园林之水大都引自大自然。

在利用自然之水造园时,盛水的池沼在其形状、理水的形态上以仿效大自然形状为主,尤其在皇家园林中,如避暑山庄的如意湖、颐和园的昆明湖等。正是对大自然的依赖,使得园林理水成为一种自然的浓缩。传统园林的理水,是对自然山水特征的概括、提炼和再现。汉武帝时建立建章宫太液池就有象征神山的一池三山景观,并一直沿袭至今成为中国园林理水的一种典型模式。这种象征手法是对自然摹写的一种升华。

今天,在较大的皇家园林中,如北京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杭州的西湖等均可见到。在汉代上林苑昆明池中,立有石人,塑造相对而立的牛郎织女形象,其中间的池水,就象征着天河。魏晋南北朝时期,北齐建仙都苑,苑中堆有五座山,象征五岳,在五岳中间引水象征中国的长江、黄河、淮河、济水四条河流。在文人园林中,则有“一勺则江湖万里”的小中见大的象征手法,以一勺代水而微缩自然于有限的景致中。

天地之美 尽在水中

万物之色,水色最淡,却能反映出形形色色的景物,也最富于色的变化。庄子曰:“静则明,明则虚,虚则无,无则无为而无不为。”水的无形无色正是“虚”的象征。静水如一面明镜,看似虚无,却涵养着四周的美景,其周边的建筑、山石、树木乃至天空都被水含映在其中,使得人们的视线无限延伸,无形中扩大了空间,体现出水的深沉含蓄,映射出园林意境。

在北海北岸有一组佛寺建筑,台顶有乾佑阁,被形容为“倒影入水,波光荡漾,如入水晶宫阙”,正是利用自然的水面而创造的一种水中仙境的形象。计成在《园治》中用“素入镜中飞练,青来郭外环屏”,形象地点出瀑布落入湖面的清淡,远山青影入湖的沉郁。水色在景中起到点色的作用,又含有冲破沉闷的价值。

水色又是最富于变化的,宽阔的水面反映着天光云影,水中之影加强和扩大了园林空间的景致,因而产生虚实之美。“水天一色,天地融合,月光如水水如天”即是很好的诗证。古人云“水性至柔,是瀑必劲”“水性至动,是潭必静”。水,刚柔相济、动静结合,静水体现柔美,瀑水显示力量。“水滴石穿”,体现出水虽是至柔之物却能无坚不摧,表现出水是恒久力量的象征。“何必钟与竹,山水有清音”,水以其声响美为园林增添了无穷意境。在流动过程中,水与山石、河岸、植物等产生摩擦,发出各种音响如天籁一般。无锡寄畅园的“八音涧”,引无锡惠山泉水,由山的腹地经过曲折的溪涧进入寄畅园,沿着这条溪涧,使水由石上跌落于道中,产生叮叮咚咚不同的回响声,时而清浅低唱,时而婉转回环,恰如天然的琴曲。“卧石听泉”为古代文人雅士所喜,俞伯牙创名曲“高山流水”,今天听众仍能在古筝的抑扬顿挫中感受到自然山水的音响美。

山水比德

我国古典园林中特别重视寓义于物,以物比德。人们把作为审美对象的自然景物看作是品德美、精神美和人格美的一种象征。不争名利、与人为善、正直无私是对水的品德的最好诠释。老子曰:“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他认为有道德的人,就像水那样,总是滋润着万物,顺其自然而不与人争。在古典园林中,常有许多建筑临水而建,为突出建筑的地位,大多是前部架空挑出水面,水好象是从建筑下方流出,显得含蓄深幽。这些艺术手法,暗含着水的谦和处下,从不彰显自己,甘愿处下,做建筑物的陪衬。

孔子对水的评价很高,认为水无私给予万物,能“不清以人,鲜洁以出”,洗净污浊,与人为善;水至量必平。

水的情体现在因借一年四季的天气变换,引自然的现象而产生四季的美景:春水绿如油,夏听池蛙声,秋色半江红,冬日雪挂松。“崇尚自然,师法自然”是中国园林所遵循的原则,中国园林把建筑、山水、植物有机地融为一体,模拟大自然中的美景,加工提炼,创造出与自然环境协调共生、天人合一的艺术境界。苏州沧浪亭的楹联“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远山俱有情”的诗句,就表现出园主视己与自然浑同一体的闲适之情。“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诗人画家们对山水的情在诗句中显现得淋漓尽致。自然界丰富多彩的水体是客观存在的物质,通过欣赏者的诗情画意,可以使水景出神入化,提升到更高的艺术境界,表现出一种掩映不住的神韵。

曲水流觞

水,因其形而彰显其美。园林之水,贵在曲折,形曲则意深。曲水流觞是中国风景园林理水的一种别具风格的形式,古代文人们聚会于曲曲弯弯的水溪旁,以羽觞盛酒其中,任其在曲溪中漂游,人们沿溪而坐,当酒杯停在谁的座旁则饮酒作诗,有作诗饮乐的意境。最典型的是王羲之在绍兴兰亭举办的邀宴,并作兰亭序流传千古。

苏州拙政园西部全园之水,好似书法中的一帖狂草,水从园的西南角之塔影亭的背后开始,曲曲弯弯一直流向中部园内大池,妙不可言。

水之意还体现出她的生机无限、孕育生命。水面植荷,生意盎然,一方面是“出淤泥而不染”的高洁情调;另一方面体现水容万物,生生不息的意境。鱼儿戏水,荷莲溢香,沙鸥翩翩,确是无限逸趣。拙政园西部、怡园等处水池内都有一定深度的水井,井水冬天温暖,可供鱼类过冬。鱼是生灵的代表,是游动的生命、延续的生机。

天地之美,园林概之;园林之美,理水载之。理水浓缩自然,有美、有德、有情、有意,大美不言,尽在理水之中。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农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