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农博网> 数据中心> 实用技术>奶牛蹄病的防治

奶牛蹄病的防治

2012年10月12日 14:41 来源:农博网

文章摘要: 推荐:购买《养牛技术》VCD光盘,请到365农业网VCD商城奶牛蹄病是奶牛生产中的常见病,轻则引起奶牛跛行,重则引起奶牛瘫痪,如不加以重视,则会增加生产成本,降低经济效益。临床上主要有蹄变形和腐蹄病两种,下面�...

推荐:购买《养牛技术》VCD光盘,请到365农业网VCD商城

奶牛蹄病是奶牛生产中的常见病,轻则引起奶牛跛行,重则引起奶牛瘫痪,如不加以重视,则会增加生产成本,降低经济效益。临床上主要有蹄变形和腐蹄病两种,下面略作简要介绍,供广大养殖户参考。
1.蹄变形 指蹄的形状发生改变。由于蹄变形发生后所呈现的形状不同,临床上可分为长蹄、宽蹄、翻卷蹄三种。
(1)病因
①日粮配合不平衡,矿物质饲料钙、磷供应不足或比例不当,导致奶牛机体磷钙代谢紊乱,钙磷比例失调,引起蹄变形。
②蹄变形病与乳牛的产奶量有一定关系,一般单产高的牛,发病率较高。主要是因为养殖户为了追求产奶量,在饲料中过量增加精饲料的喂量,粗饲料采食过少、品质太差,饲料精粗比例不当,使奶牛机体长期处于酸中毒状态,引起蹄叶发炎,导致蹄变形。
③饲养管理不当。牛舍阴暗、潮湿,运动场泥泞,粪尿清扫不及时,牛蹄长期在粪尿和泥水中浸渍,致使蹄角质变软、变形。生产中不重视牛蹄保护,不定期修剪,也易引起蹄变形。
④蹄变形与公牛的遗传性有关。如果公牛有先天蹄变形,则后代也极易罹患该病。
(2)症状
长蹄:即延蹄,指蹄的两侧支超过了正常蹄支的长度,蹄角质向前过度伸延,外观呈长形。
宽蹄:蹄的两侧支长度和宽度都超过高正常蹄支,外观大而宽,故又称为“大肢板”。此类蹄角质部较薄,蹄踵部较低,在站立时和运步时,蹄的前缘负重不实,向上稍翻,返回不宜。
翻卷蹄:蹄的内侧支或外侧支蹄底翻卷。从蹄底面看,外侧缘过度磨损,蹄背部翻卷已变为蹄底,靠蹄叉部角质增厚,磨灭不正,蹄底负重不均,往往见后肢跗关节以下向外侧倾斜,呈“X”状。严重的病牛两后肢向后方伸延,病牛弓背、运步困难,呈拖曳式,称之为“翻蹄亮掌、拉拉跨”。
(3)诊断
根据临床表现,即蹄的变形情况,即可确诊。
(4)防治
药物治疗不可能使变形蹄恢复正常,临床上常采用修蹄疗法,根据蹄变的程度不同采用相应办法给予修整。因此,防治该病的关键在于搞好预防。生产中应注意加强奶牛的饲养管理,充分重视蛋白质、矿物质的供应。根据乳牛的泌乳状况,合理配制日粮,特别是高产乳牛应根据其产奶情况,随时进行调整和补充。一旦蹄形开始变化可注射维生素D3,日粮中补加钙粉,以阻止其恶化。钙磷比例一般以1.4∶1可获得磷钙代谢的正平衡。
一般产头胎的母牛过度产奶(超过6000千克)时发病较多,故不宜偏食偏喂,单纯追求高产。如奶牛因高产而出现弓背、拉跨等现象,并且是初发病牛,应提前停乳,以促使肌体恢复。
同时,还应注意定期给奶牛修蹄。为防止蹄被粪、尿、污物浸渍,应使牛蹄经常保持干净(冬天干刷,夏天湿刷),运动场要及时清扫和保持干燥,每年应对全群牛普查蹄形,建立定期修蹄制度。凡变形蹄,一律进行修整,每年1~2次。为防止牛蹄感染,修蹄不宜在雨季进行。切实加强种公牛的选育工作,以考察凡乳牛蹄变形与公牛有关者,可考虑不再使用该公牛配种。
2.腐蹄病 乳牛病蹄病是指蹄的真皮和角质层组织发生化脓性病理过程的一种疾病,其特征是真皮坏死与化脓,角质溶解,病牛疼痛,跛行。
(1)病因
①该病为磷钙代谢紊乱引起的钙磷代谢病。日粮中钙磷供应不足,钙磷比例不当(1.25~1.35∶1),可能是造成腐蹄病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
②管理不当,运动场泥泞潮湿,牛蹄长期浸泡,修蹄不定期。
③尖硬异物引起牛蹄外伤,造成坏死杆菌、化脓性棒状杆菌、链球菌、结节状梭菌等细菌的感染。
(2)症状
①蹄趾间腐烂 为乳牛蹄趾间表皮或真皮的化脓性或增生性炎症。通过蹄部检查可以发现蹄趾皮肤充分血、发红肿胀、糜烂。有的蹄趾间腐肉增生,呈暗红色,突于蹄趾间沟内,质度坚硬,极易出血,蹄冠部肿胀,呈红色。病牛跛行,以蹄尖着地。站立时,患肢负重不实,有的以患部频频打地或蹭腹。犊牛、育成牛和成年乳牛都有发生,但以成年牛多见。
②腐蹄 腐蹄为乳牛蹄的真皮、角质部发生腐败性化脓,表现在两蹄支中的一侧或两侧。四蹄皆可发病,以后蹄多见。成年乳牛发病最多,全年皆可发生,但以7~9月发病最多。
病牛站立时,患蹄为球关节以下屈曲,频频换蹄、打地或踢腹。前肢患病时,患肢向前伸出。进行蹄部检查时,可见蹄变形,蹄底磨灭不正,角质部呈黑色。如外部角质尚未变化,修蹄后见有污灰色或污黑色腐臭脓汁流出。也有的患牛由于角质溶解,蹄真皮过度增生,而肉芽突出于蹄底之外,大小由黄豆大到蚕豆大,呈暗褐色。
炎症蔓延到蹄冠、球关节时,关节肿胀,皮肤增厚,失去弹性,疼痛明显,步行呈“三脚跳”。化脓后关节处破溃,流出乳酪样脓汁,病牛全身症状加剧体温升高,食欲减退,产乳量下降,常卧地不起,消瘦,治疗困难。
(3)诊断 根据临床症状及蹄部检查即可确诊。
(4)防治 生产中应坚持定期修蹄,保持牛蹄干净;及时清扫牛棚、运动场,尽量保持干燥卫生。加强对牛蹄的监测,以及时治疗蹄病,防止病情恶化。同时要保持日粮平衡,钙磷的喂量和比例应适当,以减少腐蹄病的发生。如已经发病,可采用以下方法尽早治疗。
①蹄趾间腐烂 以10%~30%硫酸铜溶液,或10%来苏儿水洗净患蹄,涂以10%碘酊,用松馏油涂布(鱼石脂也可)于蹄趾间部,装蹄绷带。如蹄趾间有增生物,可用外科法除区,或以硫酸铜粉、高锰酸钾粉撒于增生物上,装蹄绷带,隔2~3天换药1次,常于2~3天次治疗后痊愈,也可用烧烙法将增生肉烙去。
②腐蹄 腐蹄病分急、慢性两种。当奶牛换急性腐蹄病时,应先消除炎症,临床上可用抗生素和磺胺进行全身治疗。金霉素、四环素按每千克体重用0.01克,或磺胺二甲基嘧啶每千克体重用0.12克,一次静脉注射,每天1~2次,连用3~5天。青霉素250万国际单位,1次肌肉注射,每天2次,连用3~5天。
当奶牛患慢性腐蹄病时,应将病牛从牛群挑出,单独隔离饲养。并将患牛蹄部修理平整,找出角质部腐烂的黑斑,用小刀由腐烂的角质部向内深挖,一直挖到黑色腐臭脓汁流出为止,然后用10%硫酸铜冲洗患蹄,内涂10%碘酊,填入松馏油棉球,或放入高锰酸钾粉、硫酸铜粉,最后装蹄绷带。
如伴有关节炎、球关节炎,局部可用10%酒精鱼石脂绷带包裹,全身可用抗生素、磺胺等药物,如青霉素200万~250万国际单位,肌肉注射,每天两次;或10%磺胺噻唑钠150~200毫升静脉注射,每天1次,连续7天。
如患牛食欲减退,为消除炎症,可静脉注射葡萄糖,5%碳酸氢钠500毫升或40%乌洛托品50毫升。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农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更多关于奶牛蹄病的防治 的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