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农博网> 数据中心> 实用技术>当前广东猪病流行情况及防治对策

当前广东猪病流行情况及防治对策

2011年08月18日 14:00 来源:中国畜牧业论文网

  玉米赤霉烯酮中毒

  玉米赤霉烯酮(F—2毒素)中毒,是赤霉镰刀菌在禾科玉米上产生一种似雌激素的真菌毒素所引起?近年来我省一些猪场出现以阴户肿胀等雌激素综合症的病例,怀疑是本病所致?

  1、病因

  本病病原为玉米赤霉烯酮(F—2毒素)?主要由粉红色镰刀菌?禾谷镰刀菌?枝梗镰刀菌等产生?未完全晒干的玉米当环境温度由高向低转化时,最适宜于赤霉烯酮的产生?猪发病原因是采食上述产毒真菌污染的玉米?小麦?大麦?高梁?豆类等饲料引起?

  2、症状

  常见症状是生殖器官病变,即雌激素亢进症?

  母猪:阴道与外阴粘膜充血,肿胀,外阴部肿大,阴户哆开?严重者发生阴道脱和直肠脱?乳房隆起?哺乳母猪泌乳减少,甚至无乳?小母猪呈发情症状,发情频繁,或延长发情周期?受胎率下降或不孕?对母猪繁殖力的报导不一,有的认为可引起母猪不孕,胎儿干尸化或流产?有的认为主要导致卵巢发育不全或卵巢泡营养缺乏?

  肉猪:外阴粘膜充血,肿胀,乳头隆起?公猪包皮积尿,生长受阻?

  3、病理变化

  主要是生殖道生理上的变化,有间质性水肿?阴户?阴道?子宫颈壁和子宫肌层水肿面增厚?阴道?子宫颈壁粘膜上皮细胞变成鳞状细胞组织增生及变形?卵巢发育不全,部分卵巢萎缩,常无黄体形成?乳腺和乳头肿大,乳管上皮细胞核分裂指数增高,上皮增生?

  公猪睾丸萎缩?

  4、诊断

  根据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及饲料检测进行综合判断?必要时进行样品真菌培养?分离鉴定?毒素等检验,可作出诊断?

  5、防治措施

  当怀疑本病时,即停喂发霉变质饲料,如确是此病,一般7—15天后症状逐渐消失?康复?平时加强饲料防霉措施?收获后的玉米应及时脱粒,晒干,不使其受潮?发热?进仓玉米含水分不超过10%—13%,并保持通风,以防霉变?在饲料(特别是母猪料)中添加百鲜明,对本病有防治作用?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农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