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钩端螺旋体病的治疗
2011年04月27日 10:15 来源:农博网
- 关键字: 猪钩端螺旋体病的治疗
由钩端螺旋体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传染病。该螺旋体对热、酸、氯、肥皂以及一般消毒剂均敏感。钩端螺旋体血清群已知的有16个、130多个血清型,猪多为波摩那型和出血性黄疽型。
出血性黄疸型感染猪后,以结膜、皮肤等发生黄疸为特征,病初厌食,精神不振,少食到不食,经l~2天,结膜发黄,随后皮肤也发黄,并出现红尿(血红蛋白尿),经3~5天,逐渐衰竭、惊厥而死亡,该型传染病致死率相当高。
波摩那型钩体感染猪后,只少数出现体温升高到41℃左右,厌食和腹泻,一般持续l~3天症状消失。但有的仔猪可出现血红蛋白尿,体况渐差,不治疗可引起死亡。母猪在怀孕后期感染本病,到怀孕后期可引起流产。两型混合感染,孕猪流产、死胎,而且畸形胎比例加多。
【治疗】
(l)土霉素原粉,按每公斤饲料内加1g,连喂7天。怀孕母猪应在距预产期30天喂服,可以防止本病所致流产。
(2)青霉素160万~240万、链霉素100万,稀释后一次肌内注射,每天2次,连用3~5天,效果也很好。
(3)10%氟甲砜霉素,按每kg体重肌注0.2ml,每天1次,连用5次,效果满意。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农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