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农博网> 数据中心> 实用技术>机械化秸秆还田“魅力无限”

机械化秸秆还田“魅力无限”

2008年09月18日 15:04 来源:济宁农机化信息网

  玉米机械联合收获、秸秆还田技术对改善土壤理化性能、培肥地力、促进农作物持续增产和增收有重要意义,可以说是“魅力无限”。
  
  1、培肥地力,改善土壤团粒结构和理化性状,提高产量。据测定,湿玉米秸秆含氮量为0.61%,含磷量为0.27%,含钾量为2.28%。据测算,一年每亩还田鲜玉米秸秆1250公斤,相当于增加4000公斤土杂肥的有机质含量,含氮、磷、钾相当于18.75公斤碳氨,10公斤过磷酸钙和7.65公斤硫酸钾,还能补充其它多种元素。此外,秸秆在分解过程中进行矿质化,释放养分,同时进行腐殖质化,使一些有机质化合物缩合脱水,形成更复杂的腐殖质,从而改善了土壤的结构及保水、吸水、粘结、透气、保湿等性状和能力,提高了土壤自身调节水、肥、温、气能力,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养分趋于合理。据专家测定有机质可增加0.025—15%,土壤容重降低0.057—0.167%,孔隙度增加2%—6%。据山东省邹城市北宿镇示范点连续六年将小麦、玉米秸秆直接粉碎还田,有机质增加2.6倍,速效氮增加3.7倍,速效磷、钾也有数倍增加。
  
  2、有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玉米联合收获、秸秆还田改良了土壤,增加了有机质含量,消灭了病虫害,减少了化肥的施用量,降低了生产成本,增强了农业生产发展的后劲。它较之人工作业生产效率提高60—120倍,并争抢农时,减少工序,节省劳力,减轻劳动强度,同时防止了因焚烧秸秆引起严重空气污染及堆放引起火灾等恶性事故。此项技术增产效果明显,如山东省泗水县金庄镇连续秸秆还田三年,小麦亩产增加60公斤以上,玉米增产100公斤以上。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农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更多关于秸秆还田 的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