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约化奶牛场围产期的管理
2008年07月04日 14:02 来源:农博网
- 关键字: 集约化奶牛场围产期的管理
二、产后半个月的饲养管理
1.产犊后母牛的护理
①营养结构的改变母牛分娩过程体力消耗很大,产后体质虚弱,这时主要是促进体质的恢复,分娩后可给母牛喂饮温热麸皮盐钙汤或小米粥。麸皮盐钙汤的做法是:温水10~20千克,麸皮500克,碳酸钙50克。小米粥的做法是:小米500~1000克加水15~20千克,煮成粥,加红糖500克,凉至40~12左右饮喂母牛。母牛产后2~3天内以饲喂优质干草为主,同时补喂易消化的精料;3天后逐渐增加日粮中钙和食盐的含量,增加精料量,减少麸皮喂量,7天后如果食欲良好、粪便正常、乳房水肿消失,开始饲喂青贮饲料和补喂精料,要喂温水,不易饮冷水。
②挤乳乳腺疾病是影响养牛业最为严重的疾病之一,而这一时期又是乳腺疾病的高发期。由于产犊时母牛乳房普遍有不同程度的肿胀,再加上初乳营养丰富,乳汁浓稠,此时采用正确的挤奶方法和操作规程是控制乳房疾病的最有效时期。
挤乳前的消毒。母牛进入挤奶间前,对挤奶间进行彻底消毒。母牛上挤奶架后,首先用50~55℃的温水沾温毛巾反复擦洗乳房,还可在温水中加入少量食盐或硫酸镁消肿。之后进行适当的乳房按摩,再开始挤初乳。
挤乳。母牛分娩后1小时左右,便可第一次挤初乳,产后第一天挤乳不少于4次,产后前几天不要把乳一次挤完,第一天挤奶量的1/3,以后逐渐增加,第二天可挤1/2,第三天可挤2/3,第四、五天后开始正常挤乳。以后挤乳不少于3次,只要挤奶方法得当,营养搭配合理,挤奶前严格消毒,就可使乳房疾病降低到最低限度。
③母牛的产科疾病这一时期是母牛的胎衣排出期和子宫复原期,如果胎衣不能及时排出,在子宫内停留的时间过长,则会造成子宫感染,若不注意母牛的生殖卫生,则极易造成子宫内膜炎等生殖疾病的发生,造成发情困难或配不上种,甚至终生丧失生殖功能,这一时期须做好如下工作:
保证胎衣排出。如果分娩12小时后仍不见胎衣排出,视为胎衣不下,可使用药物促使胎衣排出;如果24小时仍不见胎衣排出,可进行手术剥离,剥离时一定要严格消毒外阴部和术者手臂,剥离时动作要轻柔,不能用力过猛,否则,会损伤子宫内膜,造成以后配种困难或不育。
胎衣排出后,要根据母牛外阴部的恶露变化,对子宫进行药物冲洗或子宫灌注抗菌药物,必要时结合全身治疗,以确保子宫正常复原。
2.犊牛的护理
①做好记录工作犊牛档案的记录包括分娩时间、分娩母牛号、初生重、性别、犊牛编号等。
②及时吃上初乳犊牛出生后1~2小时,即可给犊牛喂初乳,越早越好,喂奶时的温度37~40℃为宜,每日4次,定时定量,采用人工喂乳,不允许犊牛直接吮吸乳头。
③精心喂养育犊室的适宜温度为14~18℃,并保持犊牛舍通风、干燥,定期消毒,设犊牛栏,一犊一栏,定期称重,详细记录每头牛的采食量和生产发育情况,从而制定相应有效的饲养管理措施,使犊牛健康成长,全活全壮。犊牛在犊牛栏内1周左右,可进入育犊圈,合在一起喂养,此时最好公母、强弱分群饲养,以根据犊牛的生长发育特点、生物学特性及利用价值合理地调配日粮。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农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