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农博网> 数据中心> 实用技术>空中花园——城市土地二次开发

空中花园——城市土地二次开发

2002年09月18日 10:10 来源:农博网

文章摘要: 空中花园——城市土地二次开发

现代城市美学16 公元前六世纪巴比伦人用立体造园手法,在高高的平台上栽植各种树木花卉,配以灌溉渠和水管,远看如花园悬于空中,故称悬苑,这就是世界古代七大奇观之一的巴比伦空中花园。 悬苑随岁月烟消云散,但空中有沃土的观念却留驻人心。向空中要土地成为人类空间文化的重要部分。日本人由于地理和文化的因素,对土地宝贵和节约用地之重要性有强烈意识。他们千方百计地向海上、山坡、地下,也向屋顶要建筑面积,提高土地使用率以改善居住条件;还对城市许多住宅建筑和公共建筑的屋顶进行了多功能开发,节约了大量土地。 上世纪50年代,梁思成提出城墙花园的理念,建议保留北京古城墙,在城墙上建绿化带,广种花卉,安排各类文娱、休闲设施,同时开发沿古城墙的环城绿化带。这一设想未被采纳,古城墙被拆得太“干净”,成为后人一大遗憾。80年代合肥市在古城墙上实践这一理想,并沿古城墙和护城河建起美丽的环城公园。岭南是空中花园的福地,人民有家庭养花的传统。外地人来广东有一深刻感受,就是广东人爱在阳台和窗台种植花草,许多人家种得满满的。这些是岭南特色的小型空中花园。 当然也有遗憾,如天台普遍被忽视。从高楼上俯瞰,黑色的苔藓干、厚厚的尘土、居民堆放的废弃杂物,违建棚屋,一片乱糟糟,屋顶实在像“城市的沙漠”。今年8月全球环保权威通过的生态城市建设《深圳宣言》,在建设生态城市的五个层面和行动原则中,都没有对占城市中心区约1/2空间的屋顶提出建设理念和行动设想。城市是立体的而非只有地面,规划应同时考虑三度空间,仅凭地面的绿化无法造就良好生态。同时广东城市建设应结合岭南地域特点,发扬岭南园林文化传统,将广东人种花爱花的习惯引导到屋顶绿化上,做足文章。顶层绿是城市立体绿构想中最主要的内容,是将城市建成一座森林这一设想中关键的一个环节。因为巨大的城市顶层空间不绿,只在地面绿做文章,滞尘、吸收二氧化碳和氮氧化物、放出氧气等生态效应就不可能达到理想状态。屋顶开发在理论和技术上是可行的,建筑结构注意承载、防水和排水,设置高而坚固的外栏并不难。困难的似乎在于制定大规模开发顶层空间的法律法规,确定顶层空间的所有权和使用权等。住户并无顶层空间的产权,他要享受顶层就有义务使顶层空间达到一定绿量,否则政府应开发或出租此“土地”。据报道广州将陆续出台推进天台绿化的措施,绿化天台要与主体建筑统一设计、施工、验收和交付使用。这是个好开头。此外还应综合运用经济和行政手段推进顶层绿化。 天台开发并非只有种花种草绿化一条途径。广州现准备在顶层地毯式铺满地被植物,方案有优点。但地被植物绿量很小,生态效应并不明显;只是花钱而未充分考虑顶层开发的自负盈亏甚至赚钱。楼顶经过改造可以成为农业经营的沃土,种菜栽果,甚至发展现代化无土农业和温室种植。这“屋顶农业”将解放出大量农田,节约出的土地可舒缓城市密度,可间隔市区建设卫星城;可减轻农田随城市发展减少及城市无土地发展等压力;解决城市因布局、密度不合理等而产生的城市病,促进城市迈向生态平衡。 空中沃土的开发还应结合岭南特点。广东鲜花的消费量和外销内销量都相当大,不少地方已将农田改成花田园圃。顶层种花,一座大楼就是几亩花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都很明显。这些开发共同促使城市增加一种新兴的产业即高科技农业,农民住进城市,种在城市。离地百尺,与天亲近,坐拥沃土,也是一种天人合一的境界吧?这在岭南特色的绿色城市建设中是值得尝试的。

下附件: 点击下载附件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农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更多关于null 的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