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农博网> 数据中心> 县市>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
  • 县市名称: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
  • 县市所在地: 云南省 >> 临沧市 >> 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

县市概况

  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位于云南省西南部,因澜沧江和小黑江交汇于县境东南而得名。1985年6月11日,经国务院批准,设立双江县。全县国土面积2165平方公里,其中山区面积占96.2%;辖4乡2镇72个村民委员会3个社区两个农场,总人口16.5万人,有少数民族23个,占总人口的44.4%。北回归线横穿双江县城,境内最高海拔3233米,最低海拔670米,地貌高差悬殊,立体气候特征明显,有“草经冬而不枯,花非春亦不谢”之说,是北回归线上一颗“绿色明珠”。
  县城地处国道214沿线,距临沧市104公里,距临沧机场80公里,距昆明755公里。全县国土面积216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6.6万亩,其中水田9.3万亩,旱地17.3万亩。县内最高海拔3233米,最低海拔670米,县城海拔1050米,北回归线横穿县境,地貌高差悬殊、山地起伏、谷地相间,立体气候特征明显,素有“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之说。全县气候为南亚热带暖湿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20.2℃左右,年均降雨量在1000毫米至1200毫米左右。
  双江气候温和,霜期短暂,雨量充沛,适宜水稻、小麦和甘蔗、茶叶、紫胶、核桃、膏桐、橡胶、药材、竹子、烤烟、亚热带水果等多种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生长。双江还是野生药材的宝库,经普查,有植物药材81科195种,菌类药材4科7种,开发的野生药物神衰果、叶下株已人工栽培成功。目前国内外已发现的海拔最高、面积最广、密度最大、原始植被保存最完整的12000亩世界第一野生古茶树群落就世居双江;双江境内还有百年以上的栽培型古茶园近2万亩,被专家认定为“双江是世界茶树的原产地之一”,“勐库大叶茶是云南大叶茶品种的正宗”,“是制作普洱茶的最好原料之一”。还生长有国家级保护珍贵树种红豆杉等。在动物中有珍稀的孔雀白鹇、锦鸡和会唱“茶花朵朵”的野鸡等。

历史沿革

  1929年置双江县,因澜沧江纵于东,小黑江横亘于南,在东南角上汇流,故名双江。1985年改为自治县,县城驻地勐勐镇。2000年,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辖2个镇、5个乡:勐勐镇、勐库镇、邦丙乡、贺六乡、沙河乡、忙糯乡、大文乡。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总人口165982人,各乡镇人口: 勐勐镇31502、勐库镇33485、沙河乡31217、大文乡19410、忙糯乡20347、贺六乡13208、邦丙乡16813。

 
  2001年,全县辖2个镇、5个乡:勐勐镇、勐库镇、沙河乡、忙糯乡、邦丙乡、贺六乡、大文乡。
 
  2005年,撤销贺六乡,其行政区域并入勐勐镇管辖,镇政府驻原勐勐镇政府驻地。
 
  现有彝族、白族、傣族、壮族、苗族、回族、傈僳族、拉祜族、佤族、纳西族、瑶族、藏族、景颇族、布朗族、布依族、阿昌族、哈尼族、锡伯族、普米族、蒙古族、怒族、基诺族、德昂族、水族、满族、独龙族等民族分布。

传统文化

  双江县辖五乡两镇两农场,总人口163096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44.4%。2002年末,完成国内生产总值4.2亿元,实现财政总收入4040万元,财政总支出11817万元,农民人均口粮330公斤,农民人均纯收入754元。全县73个村民委员会已全部实现“三通四有”,即:通公路、通电、通程控电话;有完小、有文化室、有卫生室、有地面卫星接收站。广播人口覆盖率为86%,电视人口覆盖率为90%。
  民族文化

  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

  24种民族在长期发展中创造并凝练了以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为主要特征的独特和谐的多元民族文化,堪称“和谐多元民族文化融合的活化石”。其中“拉祜族72路打歌”,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为完整的拉祜族民间歌舞文化遗存之一。“佤族鸡棕陀螺”是迄今只为双江佤族所独有,在中国独一无二,最彰显佤族骠勇个性的民间体育竞技之一。“布朗族纺织”可算纺织文化的“活化石”。据资料记载,布朗族在唐宋时期就有较高水平的纺织技艺,但至今,双江布朗族仍完整的保留着传统的纺织工艺,他们自种棉花、纺纱、纺线、织布、染色、自制独具民族特色的服被,其中布朗“牛肚被”刊称民间纺织技艺一绝。据说这一门技艺别的地方已失传,现在只有双江邦丙一带的布朗族独有,成为双江一绝。“布朗族蜂桶鼓舞”也属世间独有。蜂桶鼓源于它的形状像民间养蜂的蜂桶而得名,而蜂桶鼓的由来却充满了神秘的传奇色彩。“傣族手工制陶”是濒临消失的一门民间手工技艺,其独特之处在于全用手工捏造,工具均以竹、木制作,所制圆形器皿不用转轮,圆周精度却很高。由于此项技艺难度较大,传人全为心灵手巧的妇女,加之受到现代工艺品冲击,学习此技艺的人越来越少,濒临消失。

  茶文化

  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

  双江的茶文化也源远流长。关于“茶”,双江有很多故事传说。汉族认为,茶是炎帝神农福泽后人的发现;拉祜族认为,茶是天神厄莎解救民苦的恩赐;还有人认为是天外来客的杰作……最具诱惑力的是布朗族的传说:布朗族先民有一个能文善武的首领叭岩冷,他率领族人在征服异族部落时频频胜利、屡立战功。异族首领又怕又恨,不敢与他正面交锋,而用阴毒的伎俩——收买小人毒害了叭岩冷。叭岩冷死后依然惦念着自己的部族,在离世当晚他化为仙气在天空传话说:“我走了,但心中挂念你们,我想给你们留下金银财宝,但你们总有一天会用尽;我想给你们留下牛马牲口又怕害瘟疫死去。我就留给你们‘腊’吧(从此,与种茶有关的傣族、布朗族、佤族、拉祜族都把茶称为‘腊’)。让你们子子孙孙、世世代代就吃树叶、穿树叶吧!”说完,一道亮光缓缓消失在西方天际。第二天,在布朗族村落旁长满了从未见过的小树苗。布朗人精心呵护这些绿油油的小树苗,并在澜沧江流域大规模垦植。

  民间文艺

  公开招聘演艺人才28名组建县民族歌舞团,由县财政每年列支30万元;将民族民间传统文化共10类87项列为县级保护名录,申请并争取把其中的7类21项列入了市级保护名录,1项被列入省级保护名录;完成了《布朗人与茶》、《双江傣族简史》和《拉祜族七十二路打歌》等一批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收集整理。使双江的民族民间传统文化得以保护、继承和弘扬。第二、普及民族歌舞和服装,打造文化双江。设计制作了一组融民族、时尚、舒适、方便的4个自治民族的生活装。提炼整理和创作了《欢迎你到双江来》、《扭摆来》、《嗡央尔》、《祝福送给你》等33首优秀传统歌曲。
  临沧第二届茶文化博览会的“第二届中华茶艺公开赛”和“万人品茶”茶艺茶道表演中,双江组织参赛的表演队多项奖杯;在第二届中国云南普洱茶国际博览会“2007‘云茶杯’茶艺大赛”中,双江组织了《布朗族糊米香茶》和《拉祜族丁香茶》两个节目参赛,双江参赛队凭着娴熟的表演和独到的茶艺得到了评委的一至好评,获得了《布朗族煳米香茶》金奖,《拉祜族丁香茶》银奖的好成绩。双江茶叶展团在临沧茶博会上实现普洱茶零售交易金额达120多万元;协议金额达1500多万元;在昆明茶博会上以实际交易金额120万元,达成意向性协议3000多万元。二是积极参加对外民族文化交流。2006年底,在云南省第八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双江的民族传统体育表演项目布朗族的蜂桶鼓舞《逗鼓》和拉祜族健身操《徒手》分别荣获金奖和银奖。2007年春节期间,在县文体局的协调下,组织群众文艺演出队参与“临翔区2007年系列迎春演出”和“临翔区春节团拜会演出活动”,深受观众好评。此外,调动社会积极因素,发挥民间组织力量开展对外文化宣传。在民族歌舞团的辅导下,双江老年舞蹈队参加了云南省第二届金秋风采舞蹈大赛,参赛节目布朗族蜂桶鼓舞获得彩虹金奖,拉祜族舞蹈获得彩霞金奖。2007年10月3日,双江老年体协“夕阳红布朗族蜂桶鼓舞蹈队参加中国舞蹈家协会主办的“舞动中华——中国群众文艺展演活动”,容获金奖,双江参赛队表演的蜂桶鼓舞得到了好评。
  全县建立了22个文化站(室、点),组建了16支群众业余文艺宣传队;全县农村电影“2131”工程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全县7个农村放映队深入基层、每年完成2250多场次免费放影;县图书馆实行全年开馆服务,每年阅览总人数达11300多人次,另外还添置了2100多册电子图书,使全馆的电子阅览得以开展;投资200多万元的县宣传文化中心建设完工并投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