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类名称:玉米
- 品种名称:丹玉59
- 国家级审定编号:辽审玉[2005]206号
- 品种来源:丹东农业科学院于1998年以丹T135为母本,丹340为父本组配而成的单交种,母本丹T135是1989年我院以外引杂交种PN78599为基础材料,经多代系选而成的自交系。
- 选育单位: 丹东农业科学院
特征特性
幼苗叶鞘紫色,叶色浓绿,叶缘红绿色;株高296厘米,穗位138厘米,成株叶片19~21片,花丝粉红色,雄穗分枝数较多,护颖黄色,花药黄色;果穗筒型,穗长20.0厘米,穗粗5.3厘米,穗行数14~18行,行粒数44粒,穗轴白色,籽粒黄色,马齿型,百粒重37.0克,出籽率85.3%。籽粒容重750.6克/升,粗淀粉含量70.80%,粗蛋白含量12.04%,粗脂肪含量4.70%,赖氨酸含量0.34%。辽宁省春播生育期126天左右,属中熟杂交种。人工接种鉴定,大斑病1-5级,弯孢菌叶斑病3-5级,尾孢菌叶斑病3-
种植密度每亩2800-3000株为宜。基肥亩施农家肥2000Kg、硫酸钾10Kg、磷酸二铵15Kg,追施每亩尿素30-50Kg,在拨节期和抽雄前分两次追施,前轻后重,如果只追一次,应在大喇叭口期追施。春播每亩保苗2800-3000株。抗玉米螟性较强,其他虫害防治同一般品种的防治方法。丝黑穗病高发区慎用。
产量表现
2003-2004年参加省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666.5公斤,比对照品种本育9增产8.4%。2004年参加省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49.7公斤,比对照品种本育9增产9.9%。
适应区域
适于辽宁东部山区本育9号种植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