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农博网> 数据中心> 品种>中油杂6号
  • 分类名称:其他
  • 品种名称:中油杂6号
  • 国家级审定编号:国审油2003001
  • 品种来源:96A×R2
  • 选育单位: 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

特征特性

属半冬性甘蓝型杂交油菜品种,全生育期222天左右。株高170厘米左右,分枝数较多,一次有效分枝8-10个,二次有效分枝10个左右,单株角果368个左右,每角粒数19粒左右,角果长度4.3厘米左右,千粒重3.5克左右。叶片裂片为缺刻型,叶缘波状型,花瓣颜色淡黄色,种皮颜色深褐色,角果着生角度为斜生型。硫甙含量22.49微摩尔/克,芥酸含量0.21%,含油量40.17%。该品种抗菌核病、病毒病能力与中油821相当,抗倒性较好。

(1)适时早播:长江中游地区育苗适宜播种期为9月上中旬,10月中、下旬移栽;直播在9月下旬到10月初播种。(2)合理密植:在中等肥力水平下,育苗移栽合理密度为1.0-1.2万株/亩,肥力较高水平时,密度0.9-1.0万株/亩。直播可适当密植。(3)科学施肥:重施底肥,亩施复合肥50公斤;追施苗肥,于5-8片真叶时亩施尿素或复合肥15公斤左右;必施硼肥,于苔期喷施(浓度为0.2%)或底施硼砂每亩1公斤。(4)防治病害:在重病区注意防治菌核病。于初花期后一周喷施菌核净,用量为每亩100克菌核净兑水50公斤。

产量表现

1999-2000年度参加全国(长江中游)区域试验,平均单产157.73公斤,比对照中油821增产8.63%,达极显著水平;2000~2001年度平均亩产153.66公斤,比对照中油821增产5.49%,达极显著水平;两年平均亩产155.7公斤,比对照中油821增产7.06%。2001~2003年长江中游区生产试验,平均亩产117.84公斤,比对照中油821增产3.17%。

适应区域

适宜在湖北、湖南和江西三省油菜主产区种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