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类名称:其他
- 品种名称:凤豆8号
- 国家级审定编号:DS020—2002
- 品种来源:1988年杂交,杂交组合为82-2×凤豆四号,编号8879。1989年种植F1,1990年种植F2,在F2代群体中优选变异单株,编号8879-2。1991~1993年株系鉴定、繁殖。
- 选育单位: 云南省大理州农科所
特征特性
株型紧凑,茎杆粗壮,株高93.27~111.53厘米,第一分枝叶苔数17~21苔,叶卵圆型,叶色淡绿,花色紫红,单株有效茎枝2.13~2.9枝,实荚数8.87~11.7荚,实粒数16~19粒,单荚荚数1.75~1.93粒,百粒重105.07~118.49克,属中偏大粒型品种,种皮种脐白色,全生育期178~182天,中早熟品种,收获指数36.5~49.51%,单株籽粒产量15.48~21.93克,一般亩产278.32~345.24公斤,最高亩产476.3公斤。抗倒、抗寒、耐渍,中抗锈病(MR)和赤斑病,生长特点为前期稍慢,后期快,花期长,成熟时不落叶,适宜在中上等肥力田上种植。云南省农科院测试中心检验,蛋白质24.31%,粗脂肪1.89%,单宁0.005%,总淀粉52.19%,水分12.2%。
(1)苗期应注意控水促蹲苗,在中上等肥力田块上应杜绝施用氮素化肥,以施用有机肥、磷、钾肥为主,达到高产的齐、匀、壮苗群体,后期适当多灌水,增加田间湿度,防早衰。(2)一般亩基本苗1.7~2.0万株,现蕾初花期整枝间苗,终花散尖期打顶摘芯。(3)该品种叶色淡绿,呈黄绿色,在蚕豆生长期应加强防治斑潜蝇。
产量表现
1999~2001年参加云南省蚕豆区试,平均亩产232.66公斤,居参试种第一位,比对照凤豆一号亩增产7.79公斤,增产3.46%,比各试点本地豆CK2亩增产18.11公斤,增产8.44%。1997~2002年分别在云南省不同生态蚕豆主产区进行生产试验示范,表现突出。
适应区域
适宜在云南省海拔1600米~2200米蚕豆主产区推广种植,也适应于海拔2100米~2700米的山区半山区作反季蔬菜蚕豆种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