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类名称:畜牧业
- 品种名称:波尔山羊
特征特性
波尔山羊原产于南非,作为种用,已被非洲许多国家以及新西兰、澳大利亚、德国、美国、加拿大、英国等国家引进。波尔山羊被称为世界“肉用山羊之王”具有体型大、生长快、繁殖力强、产羔多、屠宰率高、产肉多、肉质细嫩、耐粗饲、适应性强和抗病力强的特点。自1995年我国首批从德国引进波尔山羊以来,许多地区包括江苏、山东、重庆忠县等地区也先后引进了一些波尔山羊,并通过纯繁扩群逐步向周边地区和全国各地扩展。波尔山羊是优良公羊的重要品种来源,作为终端父本能显著提高杂交后代的生长速度和产肉性能。
品种介绍
波尔山羊(Boer Goat)是一个优秀的肉用山羊品种。该品种原产于南非,作为种用,已被非洲许多国家以及新西兰、澳大利亚、德国、美国、加拿大等国引进。自1995年我国首批从德国引进波尔山羊以来,通过纯繁扩群逐步向全国各地扩展,目前显示出很好的肉用特征、广泛的适应性、较高的经济价值和显著的杂交优势。
起源
关于波尔羊的起源,目前有几种起源的说法,一来自南非,二来自印度,三来自欧洲,现认为这三种来源均存在,实际上波尔羊真正命名是在1800-1820年,据查波尔山羊是在南非 经过近两个世纪的风土驯化`杂交选育而成的大型肉用山羊品种。早在19世纪初,随着羊场主的居住趋于安定,人们就开始对其所饲养的山羊的某些性状有目的地进行选择。经过约一个世纪的漫长选育,逐渐形成了具有良好体形、高生长率、高繁殖率、体躯被毛短、头部和肩部有红色毛斑和改良型山羊。自1959年7月南非成立波尔山羊育种者协会,并制定选育方案和育种标准,之后,波尔山羊的选育进入了正规化育种。最初的育种标准主要描述波尔山羊的形态特征,随着生产者认识和接受波尔山羊生产性能测定的优点,开始进入波尔山羊生产特征方面的选择阶段,最终形成了目前的肉用波尔山羊,定名为改良波尔山羊。自上世纪90年代引进中国以来,有力地促进了我国肉羊产业化进程,尤其是胚胎移植技术在波尔山羊纯种繁育上的应用,缩短了我国与先进国家在此领域的差距。
外貌特征
波尔山羊毛色为白色,头颈为红褐色,额端到唇端有一条白色毛带。波尔山羊耳宽
下垂,被毛短而稀 。头部粗壮,眼大、棕色;口颚结构良好;额部突出,曲线与鼻和角的弯曲相应,鼻呈鹰钩状;公母羊均有角,角坚实,长 度中等,公羊角基粗大,向后、向外弯曲,母羊角细而直立;有鬃;耳长而大,宽阔下垂。
头部:头部粗壮,眼大、棕色;口颚结构良好;额部突出,曲线与鼻和角的弯曲相应,鼻呈鹰钩状;角坚实,长度中等,公羊角基粗大,向后、向外弯曲,母羊角细而直立;有鬃;耳长而大,宽阔下垂。
颈部:颈粗壮,长度适中,且与体长相称;肩宽肉厚,体躯甲相称,甲宽阔不尖突,胸深而宽,颈胸结合良好。
体躯与腹部:前躯发达,肌肉丰满;体躯深而宽阔,呈圆筒形;肋骨开张与腰部相称,背部宽阔而平直;腹部紧凑;尻部宽而长,臀部和腿部肌肉丰满;尾平直,尾根粗、上翘。
四肢:四肢端正,短而粗壮,系部关节坚韧,蹄壳坚实,呈黑色;前肢长度适中、匀称。
皮肤与被毛:全身皮肤松软,颈部和胸部有明显的皱褶,尤以公羊为甚。眼睑和无毛部分有色斑。全身毛细而短,有光泽,有少量绒毛。头颈部和耳为棕红色。头、颈和前躯为棕红色,允许有棕色,额端到唇端有一条白带。体躯、胸部、腹部与前肤为白色,允许有棕红色斑。尾部为棕红色,允许延伸到臀部。
性器官:母羊有一对结构良好的乳房。公羊有一个下垂的阴囊,有两个大小均匀、结构良好而较大的睾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