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软腿病的发生与防治
2004年05月15日 09:59 来源:江苏农业网
- 关键字: 鸭
鸭软腿病又称鸭瘫风,各年龄段鸭均可发生,一般以冬季或春季的初产蛋鸭多发,肉用种鸭在限饲过程中,发生比较普遍。患病鸭轻者产蛋量较少,发育迟缓,重者死亡。 1发病原因 场地潮湿、鸭舍通风较差,尤其是舍饲时,阳光照射少,运动不足,饲养密度过大以及拥挤等原因,均可导致本病的发生。 日粮营养不全,特别是钙磷缺乏及比例失调,或维生素D缺乏,是发病的主要原因。此外,锌缺乏,也会引起跗关节肿大,骨骼发生一系列变化,而导致软腿病的发生。 细菌性疾病,尤其是葡萄球菌引起的关节炎、关节周围炎、滑膜炎以及关节周围结缔组织增生,关节畸形,是软腿病发生的又一原因。 留种时公母比例失调,公鸭过多,相互啄斗,极易造成腿瘫,母鸭也会因不堪重负而发生腿瘫,尤其是体质较弱的、体型较小的母鸭。 日常管理中操作粗暴,抓鸭,接种疫苗,称重,大群应激时易造成鸭相互践踏以及外伤或跗关节受伤。 2临床表现 两腿关节肿大、变形,走动无力、困难,不能站立,走得过急或过快时易摔倒,严重时常以跗关节或靠两翼支撑着地,终至瘫痪。产蛋鸡患病时,因饮水和采食困难,产蛋量急剧下降。 3防治措施 保持鸭舍干燥、通风,并做好卫生消毒工作,定期用0.01%百毒杀饮水消毒,勤换垫料,适度放牧和运动,多晒阳光。 要保证日粮营养物质的全面供给,在夏季高温期间及种鸭产蛋后期,要适当提高饲料中维生素和矿物质的含量。 加强饲养管理,以减少刮伤、碰伤等外伤机会,操作切忌粗暴,避免大群发生应激反应。 产蛋期间,公母鸭比例要适当(正常比例为1.5-5.5)。 发现病鸭,要及时隔离治疗。每天每只肌注每毫升含维生素D500单位的胶性钙1-2毫升,一次注射,连续治疗2-3天即可痊愈。也可按每天每只维生素B1 10毫克,贝壳粉o.5毫克,混于饲料中饲喂。 对重症患鸭,无治疗价值的,应予以淘汰。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农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