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竹笋采后管理措施
2003年09月19日 11:00 来源:《农村百事通》
- 关键字: 竹笋
1.清林留护种竹笋。4--6月是苦竹笋采收阶段,采收鲜笋时别忘了选留种竹笋,将头批大径健壮笋留下不采,一般按1--1.5平方米选留一根作为母竹笋。尾批罢林笋容易遭病虫害,嫩笋出土不久就停止生长而腐烂,因此,嫩笋采完后要进行一次清林,清除干笋、烂笋,挖除土里有幼害虫的烂笋头,然后堆集一起焚烧掉。保护好留种母笋平安上林,随时消灭危害母竹笋的九香虫、笋螟虫、笋夜蛾等害虫。 2.薅林除杂采老竹。夏秋季是新留母竹和地下竹鞭的发育增生期,为减少营养的消耗,促进新鞭旺长,应及时砍掉部分衰老竹、有病竹、小径竹,使新母竹和壮母竹构成的林竹密度保持在每平方米3--5根。 3.松土挖除老蔸鞭。砍竹后的干竹蔸和老竹鞭年复一年增集,造成笋林老蔸鞭紧锁林地,形成土壤板结、水肥供应受阻,严重影响新鞭增生和笋苞萌芽,会导致下年出笋率大大下降。因此,要加强冬季松土,挖掉干竹蔸,除去衰老竹鞭和杂草、灌木。松土、挖老蔸鞭时注意不要损伤留种母竹和健壮竹鞭及新生笋芽苞。 4.施肥覆土盖杂草。冬季肥施足,春季出笋多。松土后接着施足基肥,选用畜禽粪拌入适量磷肥和钾肥,沟施或坑施均可,用量按每株母竹施肥0.5公斤,施后盖上细土。然后在竹林地面铺盖一层杂草或秸秆,厚度5--10厘米。盖草有利于保水、保肥、疏松土壤,增强土壤肥力,促进笋粗大优良,提高出笋率。 (四川省峨眉县山川主乡科协,邹久安,邮码:614200) 摘自第17期《农村百事通》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农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