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农博网> 数据中心> 实用技术>羊角椒栽培技术

羊角椒栽培技术

2003年12月04日 13:53 来源:《农业科技通讯》

羊角椒肉厚、味辣、色鲜,既可食用,又可用以提取色素。因其用途广、产值高、市场销路好,倍受农户青睐。其栽培方法、管理技术如下: (一)选用良种,精细整地。选用果实色泽紫红、果柄长、株型紧凑、结果多、结果部分集中、果实红熟一致、果肉含水量小、干椒率高、茄红素含量丰富的品种,如红龙3号、红龙1号、鲁丰3号。土地选择以地势高燥、排水良好、肥沃深厚的壤土或沙壤土为好,避免选择低洼积水的土地,忌与茄科作物连作。整地达到“地平、土碎、墒足、边齐”的标准。起垄铺膜。垄面宽65cm、沟宽50cm、沟深25cm,高低误差不得超过5cm。铺膜质量要求:行直行匀、膜面平展、采光面好、覆土严密。 (二)适期早播,合理留苗方式。当膜下5cm地温稳定通过15℃以上时,即可播种。人工打洞点种。要求:播深1.5--2.0cm,覆土厚度1.0--1.5cm,每穴点种不少于10粒,空穴率不超过2%。采用1:2:1留苗,每亩留苗10000--12000株为宜。 (三)加强田管。辣椒既有喜温、喜肥、喜水的一面,同时又有不抗高温、不耐浓肥、最忌水涝的一面,根据此特性,要求进行细致的田间管理,前期促根发秧,中期促秧攻果,后期保秧增收。 1.肥水管理:大苗期,结合浇水,施一次有机肥,此期以促为主,适当蹲苗;开花盛期少施氮肥,以免徒长引起落花;当门椒长到一定大小,椒株进入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并进阶段时,结合蹲苗,给以肥水;盛果期,及时追肥浇水(每亩施磷酸二铵15--18kg、尿素10--15kg、钾肥2--3kg,总投肥量为每亩投肥40--45kg)。 头水时间一般在6月上旬进行,头水灌后紧浇二水。封垄前培土保根,防倒伏。进入开花坐椒盛期后,要经常保持土壤湿润,以攻秧保果,防止赘秧早衰。为降低果枝节位,可适当推迟四水时间。全生育期灌水5--6次。果实红熟后,控制浇水,促进果实红熟,避免植株贪青降低产量。 追肥要注意三点:一要注意抓“早”,要在花椒期到来之前追施;二要注意避免伤根;三要防止肥效流失,追肥后及时将肥料用土封严。 2.防止落花、落果、落叶:“三落”是羊角椒生产上的一个重要问题,对产量影响极大。防止“三落”的根本措施在于培育壮苗,加强肥水管理,增强植株抗性。尤其在夏季高温时,要及时追肥、灌水、排涝。在管理过程中,必须采取以“促根、保根、发根、壮根”为中心的管理技术措施。对由于温度过高或过低引起的落花,可用20--30mg/kg对氯苯氧乙酸(PCPA)在花期喷花,有一定效果。 (四)病虫防治 1.农业防治:选用抗病品种;合理轮作倒茬;改平作为垄作;培育壮苗;作好春季翻地、夏季灭草、秋季清园、冬季灌水工作;细致田间管理。 2.化学防治:病毒病:用杀灭菊酯30g/亩或久效磷100g/亩,同时使用1.5%植病灵乳油1:500倍液或20%病毒A 1:500倍液喷雾防治,每隔7--10天喷1次,连喷2--3次,加用高毒钝化剂效果更佳。疫霉病:用72%甲霜灵锰锌、70%甲基托布津1:600倍,30kg液/亩,每隔7天喷1次,连喷2--3次。虫害主要有蚜虫、烟青虫、小菜蛾等,可用蚜虱净、菊酯类高效杀虫剂1000--2000倍液防治。注意轮换交替用药。 (五)收获。果实充分红熟、红果率达90%时即可采收。采收前控水1周。避免采收白皮花果,避免挤压椒果,破坏表皮蜡质层。 (新疆焉耆二十一团试验站,刘建东、罗文凡,邮编:841111) 摘自2003年第9期《农业科技通讯》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农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更多关于辣椒 的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