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农博网> 数据中心> 实用技术>荠菜栽培技术

荠菜栽培技术

2003年11月19日 11:15 来源:《农村实用科技》

一、选地整地 1.选用适宜的田块。要求选用土壤肥沃、杂草较少和排灌方便的田块。要避免连茬,以减轻病害。 2.精耕细耙。种荠菜的地不要求深耕,且不能打破熟土层。要精耕细耙,把土地整得细、平、软,上虚下实,肥足墒饱,以利出苗及生长。 3.开沟做畦。畦面不宜过宽或过窄,以人站畦边可以除净畦面杂草和采收畦面荠菜为宜。一般畦宽1.5米左右,畦沟深10厘米--15厘米,以利排涝。 二、精细播种 荠菜种子极小,加之当年采收的新种子尚未脱离休眠期,播后不易出苗,故应采取相应措施: 1.低温催芽。当年采收的新种子有休眠期,夏秋播种,需低温处理,以打破休眠。将种子直接或用细沙拌匀放到2℃--7℃处,经7天--9天种子开始萌动时即可播种。也可将新采收的种子放在花盆内,封上土,放于阴凉处,7月下旬后取出播种。隔年陈种子则不需催芽。 2.足墒播种。荠菜播种时,畦内墒情要足。如底墒不足,应在播前浇水造墒,不要在老墒土的情况下,勉强播种。 3.定量匀播。每亩播种量春播为0.75千克--1千克,夏播为2千克--2.5千克,秋播为1千克--1.5千克。要均匀播种,播前最好能拌种子量3倍左右的细土或细沙,以提高撒播的均匀性;播后要浅覆细土1厘米左右,并轻拍土面,使土壤与种子紧密接触,以利种子吸水,提早出苗。 4.覆盖防晒。夏季或早秋播种荠菜,最好能用遮阳网遮阴,无此条件的播后也应用芦席、帘子或麦秆等物薄覆畦面,保持表土湿润,避免烈日曝晒。全苗后。及时揭去覆盖物。 三、科学施肥 种荠菜,切忌广种薄收。要想高产优质,科学施肥很重要。 1.有机底肥要施足。用充分腐熟的农家肥,每亩3000千克左右,在整地前铺撒地面,然后翻耕入地,细耙拌匀。 2.巧施追肥。荠菜生长需氮肥较多,追肥以腐熟、稀薄的人粪尿为主,轻追、勤追。春播荠菜生长期较短,一般追肥2次:第1次在2片真叶时,第2次相隔20天左右。每亩每次追施腐熟稀薄的人粪尿1500千克以上。如土壤肥力差或底肥未施足,可再追肥1次--2次。秋播荠菜生长期较长,采收次数较多,每采收1次应追肥1次,一般要追肥4次以上,施肥量同春播荠菜。 四、加强管理 1.抗旱除涝。荠菜出苗前要小水勤浇,保持土壤湿润,以利出苗;出苗后要及时浇水,防止干旱,以利生长。一般人工用喷壶喷洒,有喷灌条件的更好。春季雨水较多,温度低,水分蒸发慢,一般不需浇水;秋播荠菜在冬前要控制浇水,防止徒长,以利安全越冬;雨季要注意排水,以防受涝。 2.消除杂草。荠菜植株较小,与杂草混生,除草困难,也比较费工。因此,除种植时挑选杂草较少的田块外,在管理中应经常中耕拔草,做到拔早、拔小、拔了,勿使草大欺苗,拔大草伤苗。同时,可结合每次采收,细心挑除杂草。 3.防治病虫。荠菜的主要病害是霜霉病,夏秋多雨季节易发生,初发病时(采收前)可喷75%百菌清600倍液防治;其次是病毒病,防治方法主要是进行合理轮作,清除田间杂草,及时消灭传播病毒病的蚜虫。荠菜的主要虫害是蚜虫,蚜虫为害后,荠菜叶片皱缩,呈黑绿色,失去食用价值。应经常检查,并根据各地植保部门对蚜虫的测报,早发现,及时用40%氧化乐果1500倍液或80%敌敌畏1000倍液喷雾防治。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农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更多关于荠菜 的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