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农博网> 数据中心> 实用技术>用转基因技术育出一种小麦和大麦

用转基因技术育出一种小麦和大麦

2012年10月12日 14:40 来源:农博网

文章摘要: 科学家用转基因技术培育出了一种小麦和大麦,让这两种作物种子里含有的一种重要的营养酶在烹调之后不会被破坏。&a...

    科学家用转基因技术培育出了一种小麦和大麦,让这两种作物种子里含有的一种重要的营养酶在烹调之后不会被破坏。
             
    这种名为肌醇六磷酸酶(phytase,亦称植酸酶)的酶可以帮助人体吸收锌和铁元素。这组科学家说,这两种转基因作物可能有助于改善膳食矿物质缺乏。全球有20亿到30亿人受到膳食矿物质缺乏的影响,受影响人群主要分布在发展中国家。
             
    在小麦中,肌醇六磷酸酶在63摄氏度的时候失去活性。由丹麦农业科学研究所的HenrikBrinch-Pedersen领导的研究组,培育出了一种转基因小麦。通过向小麦插入一种来自烟曲霉(Aspergillusfumigatus)的肌醇六磷酸酶基因,这种小麦的肌醇六磷酸酶最高可以在89摄氏度的时候保持稳定。
             
    用这种转基因小麦制成的面粉,其肌醇六磷酸酶的含量最高达到了非转基因小麦粉的6倍。Brinch-Pedersen的研究组还证明了,即便烹煮转基因小麦种子20分钟,它们仍然含有足够的肌醇六磷酸酶,可以让食用这种小麦的人们吸收足够的矿物质。烹煮试验减少了小麦种子里42%的肌醇六磷酸酶,然后剩余含量仍然相当于未烹煮的非转基因小麦种子中的肌醇六磷酸酶含量。
             
     贫穷国家妇女和儿童的缺铁,是贫血的主要原因。贫血可以使儿童发育迟滞,导致成人的慢性疲劳。(参见转基因玉米“可能有助于战胜缺铁”)缺锌会增加人们对肺炎和水样腹泻的易感性,而后者是发展中国家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参见补锌可以防止艾滋病儿童发生致命腹泻) 

  Brinch-Pedersen说,他的研究组还培育了含有耐热肌醇六磷酸酶的大麦,他们正在打算用同样的方法改造水稻。

( 来源:中国种业互联网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农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