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农博网> 数据中心> 实用技术>优质专用小麦品种及其栽培技术

优质专用小麦品种及其栽培技术

2012年10月12日 14:40 来源:农博网

文章摘要:   大力发展优质专用小麦生产,是调整优化粮食品种结构的一项重要措施。2000年,山东省优质专用小麦种植面积已达80多万公顷,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其主要品种和栽培�...

       大力发展优质专用小麦生产,是调整优化粮食品种结构的一项重要措施。2000年,山东省优质专用小麦种植面积已达80多万公顷,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其主要品种和栽培技术如下。  济南17号  牲特性:冬性,幼苗半匍匐,抗寒性好,分蘖力强成穗率高。株形紧凑,株高77厘米左右。穗形纺锤,项芒、白壳、白粒、角质,中感条、叶锈病和白粉病。生育期244天左右,落黄性一般。缺点是容重较低。  品种品质:其湿面筋含量33.5%~39.7%,面团稳定时间9~28分钟,百克面粉面包体各种人755~900毫升,达到了国家优质面包小麦标准,适宜在山东省中高肥水条件下推广种植。  栽培技术要点:山东省最佳播期为10月1日至15日,基本苗7万~10万。合理运筹肥水,控制1/15公顷穗数不超过45万。抽穗期前后,在防治蚜虫的同时,每1/15公顷加入20%的粉锈宁乳油50~75克防治白粉病。抽穗扬花后15天左右,视土壤墒情浇好灌浆水。  烟农15号  特征特性:冬性芽革肖短,项主力弱。幼苗半匍匐,叶色深绿,叶片宽大挺直。株形紧凑,株高75~80厘米。适应性广,对常温反应迟钝,对地域性反应不敏感。属中早熟品种,分蘖力强,成穗率高,每1/15公顷成穗高达50万以上。茎秆粗壮,耐肥水,抗倒伏能力强。抗小麦条锈病,轻感叶锈病,白粉病,播种过早,易感小麦土传花叶病、丛矮病及黄萎病。落黄好,后期叶片易干尖。不耐干旱,不耐瘠薄。该品种品质优良,达到了国家规定的优质面条小麦标准,适宜在高肥水条件下推广。  栽培技术要点  选择土壤肥沃,排灌条件好的地块,精细整地,适期播种,行距一般20厘米左右,每1/15公顷基本苗10万左右,1/15公顷穗数50万~55万。重施起身肥,起身期肥量一般应占总追肥量的50%左右,群体过大时,可推迟到拔节后追肥。后期要浇好挑旗水。  鲁麦15  半冬性,芽鞘绿色,幼苗半匍匐。叶片宽短上冲,株形较紧凑,株高80厘米左右,茎秆中粗,韧性较好。穗形长方,小穗排列较紧密,穗粒数28粒左右,千粒重28克左右。长芒、白壳、白粒,籽粒粉质,成实饱满。中熟,全生育期249天,抗寒性一般,抗倒力较强。分蘖力中等,成穗率较高,穗层整齐。抗条锈病、纹枯病,轻感叶锈病,中感白粉病,落黄性好。该品种面粉白度高,加工品质优良,品质达到了国家优质面条小麦标准,适宜在鲁南、鲁西南地区的中等肥小条件地方推广种植。  栽培技术要点  播期不易太早,在南部地区10月中旬播种较为适宜。适期播种量以每1/15公顷6千克、基本苗10万~12万比较理想。施肥和浇水根据地方条件,一般1/15公顷施有机肥3000千克左右,磷肥50千克左右作底肥;20~30千克标准氮肥作追肥,注意分期早施,以利壮苗和幼穗分化,为丰产打好基础。  PH82-2-2  特征特性  冬性,抗冻性强,株高80厘米,株形紧凑,叶片上冲,发芽出苗好,分蘖力强,成穗率高。穗长纺缍形,长芒,白壳,白粒,琥珀色,小穗排队列紧密,穗粒数30粒左右。千粒重40~42克,容重810~830克/升。中早熟,耐晚播抗秆锈和条锈病,感受白粉病,抗倒伏性一般,植株整齐度较差。中后期吸肥能力显著高于一般品种。品质达到了国家优质面包小麦标准。产量水平350~400千克左右,适宜在鲁中、鲁南中肥水条件下作为优质面包小麦品种种植。  栽培技术要点  适宜精播半精播,每1/15公顷播量4~5千克,基本苗8万~10万。适宜播期在9月28日至10月5日,年前群体控制在60万~90万,晚播时播量要适当加大。肥水运筹应以培育壮苗,促穗防倒,保粒增重为主攻目标。正常苗情和群体,不浇返青水,以控制春季夫效分蘖,年后第一水宜在起身末、拔节初期浇灌,以控制基部1~2次,对增加粒数和粒重,提高籽粒蛋白质含量有明显的作用。此期应在防治蚜虫的同时,喷施粉锈宁等防治白粉病。收获前应严格去杂,以保持品种纯度和特性。  935031  特征特性  冬性,幼苗半匍匐,越冬性好。株高80厘米左右,株形优良,圳色浓绿,粒叶比高,穗纺缍形。中抗条、叶锈病,高抗白粉病。该品种面粉品质优良,是一个高产优质面条小麦新品系。1998年和1999年参加者山东省高肥乙组区域试验,1/15公顷穗数37.1万,每穗粒数35.1,千粒穗39.4克,1998年1/15公顷产472.5千克,1999年产量552.8千克,两年在高肥乙级单产均居首位。两年平均产量512.65千克。  品质:面粉湿面筋含量35%左右,且面筋劲力强,面团形成时间为5~6分钟,是制作优质面条的理想原料。  栽培技术要点  该品系属中间类型,依靠大蘖成穗即可获得高产。在高产栽培试验中,宜加强冬前管理,增加大蘖数。起身拔节期应注意控制肥水,以增强抗倒能力。  烟优361  烟台农科院选育。1998年山东省农科院中心实验室和1999年山东省农科院作物所检测,达到国家质量监督局规定的强筋小麦标准,1998年和1999年参加山东省高肥乙组区域试验,1/15公顷穗数34.5万,穗粒数34.5,千粒重36.4克,两年平均1/15公顷产量为483.6千克。该品系抗倒性差,应注意采用精播高产栽培技术。  PH85—16  山东农业大学选育。1998年和1999年参加山东省高肥甲组试验,1/15公顷穗数30.9万,穗粒数36.3,千粒穗数30.9万,穗粒数36.3,千粒重47.9克。两年平均1/15公顷产量462.56千克。该品系1998年经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测中心检测,籽粒蛋白质含量为15.74%。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农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