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农博网> 数据中心> 实用技术>淮麦19(小麦)

淮麦19(小麦)

2012年10月12日 14:40 来源:农博网

文章摘要: 【基本情况】淮麦19是淮阴农科所以太谷核不育小麦的Ms2(Tal)基因为工具,采用轮回选择法育成的高产优质多抗小麦新品种。1987年我们从全国14个省市征集了276份冬春性...

    【基本情况】淮麦19是淮阴农科所以太谷核不育小麦的Ms2(Tal)基因为工具,采用轮回选择法育成的高产优质多抗小麦新品种。

    1987年我们从全国14个省市征集了276份冬春性育种材料,利用我国独有的Ms2(Tal〉基因进行交配重组,组建轮回选择群体。1990年夏在轮回选择群体中选择第221号可育株,进行系谱选育,1996年夏收时混收该可育株后代7个株系参加鉴定试验。1997年从中筛选出4个品系参加品比试验,其中9704系表现多穗、中早熟、熟相好、产量性状突出。1999年参加江苏省淮北片小麦区域试验,2000年提前参加江苏省淮北片小麦生产试验。  

    【特征特性】1999~2000年度参加江苏省淮北片小麦区试,平均单产7322.3kg/hm2,比对照陕229增产11.64%,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居12个品种之冠。2000~2001年度参加江苏省淮北片小麦区试,区试9个参试点均增产,平均单产7839.8kg/hm2,比对照陕229增产14.22%,差异达极显著水平,亦居12个品种之冠;同年参加江苏省淮北片小麦生产试验,平均单产6955.5kg/hm2,较对照陕229增产3.04%。

    淮麦19半冬偏春性,抗寒性好。分蘖力强,成穗率高,成穗600万~675万/hm2。株高80~85cm,穗纺锤型,每穗结实30~35粒,子粒白皮角质,饱满度好,商品性佳,千粒重42~45g。熟期中等,熟相好。综合抗性较好,耐渍性强,抗干热风,中抗白粉病,中感叶锈病,赤霉病、纹枯病轻。经南京经济学院品质测试,淮麦19容重803g/L,出粉率66.3%,粗蛋白含量13.95%,湿面筋含量38.0%,沉降值27m1。适宜制备面条专用粉。  

    【培育者】淮阴农科所  

    【地区及技术】淮麦19播期幅度宽,10月初至10月底均可播种,最适播期为10月10~25日。该品种分蘖成穗率高,基本苗不宜过大,以180万~240万/hm2为宜,淮麦19肥料弹性大,全生育期施纯N 210~225kg/hm2,其中70%作基肥,25%作倒二叶肥,5%作平衡肥。抽穗后,适当进行叶面喷肥。注意防治麦蜘蛛和蚜虫,多雨年份注意防治纹枯病及赤霉病。淮麦19适宜在黄淮南片冬麦区的苏、皖北部和河南中部单产6000~6750kg/hm2水肥地中晚茬种植。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农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更多关于淮麦19(小麦) 的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