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农博网> 数据中心> 实用技术>寒地水稻前氮后移施肥技术

寒地水稻前氮后移施肥技术

2012年10月12日 14:40 来源:农博网

文章摘要:   日前,尚志市河东乡东安村、一面坡镇长营村水稻前氮后移示范田里,引来了该市各涉农部门及水稻种植大户100余人,听取校市共建项目首席专家、东北农大博士、该市副市长姜佰文,东北农大资环学院副教授彭显龙,东北...

  日前,尚志市河东乡东安村、一面坡镇长营村水稻前氮后移示范田里,引来了该市各涉农部门及水稻种植大户100余人,听取校市共建项目首席专家、东北农大博士、该市副市长姜佰文,东北农大资环学院副教授彭显龙,东北农大动科学院教授张永根,现场讲解寒地水稻前氮后移施肥和水稻秸裹包青贮新技术。

  据了解,为发挥大专院校人才、技术等资源优势,尚志市与东北农大于今年6月成立了科技共建专家大院。在校市共建工作中,结合东北农大与尚志市农业科技合作共建的任务指标和尚志市生产的实际,确立了《寒地水稻前氮后移施肥新技术的示范与推广》、《水稻秸裹包青贮技术的推广和示范》两个课题,推广示范地在河东乡东安村、一面坡镇长营村等地,承担单位为东北农大资环学院和动科学院。东北农大科技人员按水稻插秧及生长的各个关键期,到村提供技术,现场指导农民做好田间管理。通过科技人员研究证明,正是由于寒地水稻传统施肥中前期氮量过多,造成水稻营养生长期延长,致使水稻贪青晚熟。而在氮肥总量合适的基础上,减少基蘖肥氮量,在幼穗分化期施氮,不但不会造成贪青晚熟,反而能够使水稻提早成熟。通过实施寒地水稻前氮后移施肥新技术,比以前每亩氮肥节约20%—30%,每亩增产100斤,每亩增收100元。

  据悉,寒地水稻前氮后移施肥新技术的示范与推广,在尚志市已推广950亩。通过水稻秸裹包青贮技术的推广和示范,可合理开发和利用当地丰富的水稻秸资源,提高粗饲料的营养价值,实施配套的水稻秸饲养奶牛的日粮配合技术,提高奶牛生产规范化管理技术水平。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农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