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农博网> 数据中心> 实用技术>水稻抛秧及抛后管理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水稻抛秧及抛后管理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2012年10月12日 14:40 来源:农博网

文章摘要: 水稻抛秧栽培可大大减轻稻作劳动强度,具有省工节本、增产增收等诸多优点,是我国稻作史上的一次重大技术革新。桂北山区三江侗族自治县于1996年开始引进该项技术,经3~5y的试验示范后,于200...

    水稻抛秧栽培可大大减轻稻作劳动强度,具有省工节本、增产增收等诸多优点,是我国稻作史上的一次重大技术革新。桂北山区三江侗族自治县于1996年开始引进该项技术,经3~5y的试验示范后,于2001年得到全面推广应用,现已向水稻免耕抛秧栽培发展。该项先进稻作技术的推广应用,将山区农村劳动力从传统稻作弯腰曲背扯秧、插秧的繁重劳动中解放出来,使农村青壮年劳动力能够外出务工增加收入,极大地促进了当地农村经济的发展。但笔者在多年的调查中发现,农民朋友在应用抛秧栽培技术时还存在一些不够规范的地方,影响了该项技术增产节本效果的发挥,因此,在该项技术的推广应用过程中,还需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提高本田整地质量。抛秧前田块要耙平耙烂,表面有泥浆,田间只留一层薄水层,以利于提高抛秧质量和秧苗抛栽后早立苗、早分蘖。
     2适度匀密补稀。秧苗抛栽后只需稍微地整理一下,将秧苗过密的地方匀出部分补到直径大于30cm的空隙处即可,不必进行全田性的匀密补稀工作,以免影响工效且不利于早立苗、早分蘖。
     3及时施用除草剂。秧苗抛栽后一周左右,即可用抛秧田专用除草剂(如丁草胺、抛秧净和伏草灵等)与分蘖肥(尿素)或细土混匀,然后进行全田撒施,并保持水层5~7d以确保除草效果。
     4提前多次露晒田。当抛栽稻全田茎蘖数达到计划苗数的70~80%时,就应露晒田以抑制无效分蘖。一般每667m2最高苗数达到18万苗左右时即应露晒田。
     5科学施肥。即应按照抛栽稻的生长特点和需肥规律进行合理施肥。遵循“两头重,中间轻”的原则,即基肥占施肥总量的50~60%,分蘖肥占10%,穗粒肥占30~40%。在施足基肥的基础上,分蘖肥少施(比手插稻减少20%左右)或不施,以充分利用抛栽稻的早发优势,争取低节位分蘖成穗,防止分蘖过快、过多;中后期为了保持群体旺盛的活力,穗粒肥要加大用量。如仍按传统手插稻的施肥方法,二、三次分蘖必然会大量发生,使得田间的通风透光条件变差,极易诱发病虫害发生,必将导致成穗率和产量的大幅度下降。
     6早防病虫。抛栽稻分蘖早、够苗快,病虫害发生也快,因此,其病虫害的防治工作也应比手插稻适当提早。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农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