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农博网> 数据中心> 实用技术>水稻-香粳111

水稻-香粳111

2012年10月12日 14:40 来源:农博网

文章摘要: 一、来源与类型:由江苏里下河地区农科所以武育粳3号/秀水04//紫金粳1号复交,于1994年育成的迟熟中粳香稻品种。二、试验结果...

    一、来源与类型:
     由江苏里下河地区农科所以武育粳3号/秀水04//紫金粳1号复交,于1994年育成的迟熟中粳香稻品种。
     二、试验结果与适应范围
     1995-1996年两年省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15.88公斤,比对照武育粳3号减产2.63%,不显著;1997年委托扬州市组织省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86.8公斤,比对照武育粳3号增产1.93%。具有丰产性、稳定性较好和米粒有香味等特点,适合当前市场需求。审定合格,可在苏中地区中上等肥力条件下种植。
     三、特征特性:
     株型较紧凑,植株矮壮,株高90厘粘左右,叶片短挺,叶色较深,分蘖性较强,一般每亩有效穗26万穗左右,每穗总粒100粒左右,结实率90%左右,千粒重25克左右,外观米质中等偏上,有香味,糙米率86.3%,整精米率75.6%,直链淀粉含量16.3%。全生育期149天左右,比早熟2-3天,灌浆快,熟色好,抗倒性、抗逆性较好。抗白叶枯病,稻瘟病对ZE3、ZG1生理小种表现抗,对ZA49生理小种表现为感。
     四、栽培技术要点:
     1、短期早播,适时早栽,一般5月上旬播种,6月上中旬移栽,秧龄30-35天,每亩秧田落谷量20公斤左右。秧田须合理施肥,及时除草和防治病虫。
     2、合理密植,插足基本苗,株行距3.5×7.5寸,基本苗8-10万。
     3、科学运筹肥水。适当增加氮肥施用量,每亩大田氮量以17kg为宜,并增施磷钾肥。基、蘖、穗肥比例以5:2:3为宜。穗肥促保兼顾,以促为主,移栽后浅水勤灌,栽后20天达到够穗苗数,及时分次搁好田,后期干湿交替,活熟到老。
     4、防治病虫、切实抓好纹枯病,稻瘟病和螟虫、稻飞虱等病虫草害的综合防治工作。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农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更多关于水稻-香粳111 的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