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农博网> 数据中心> 实用技术>水稻―常农粳1号

水稻―常农粳1号

2012年10月12日 14:40 来源:农博网

文章摘要: 一、来源与类型:原名“88―39―4”。由常熟市农科所以武育粳2与太湖糯杂交,于1993年育成的中熟晚粳稻品种。二、试验�...

    一、来源与类型:
     原名“88―39―4”。由常熟市农科所以武育粳2与太湖糯杂交,于1993年育成的中熟晚粳稻品种。
     二、试验结果与适应范围:
     1996-1997年两年省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50.27公斤,比对照秀水122增产9.83%,极显著,居首位,稳定性测定,回归系数为0.93;1997年破格组织省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84.94公斤,比对照秀水122增产6.58%。丰产性、适应性较好。审定合格,可在太湖地区南部中上等肥力条件下种植。
     三、特征特性:
     株型集散适中,剑叶挺拔,叶色稍淡,株高103厘米左右,分蘖性中等,穗大粒重,一般每亩有效穗23万穗左右,每穗总粒119粒左右,结实率90%左右,千粒重27.5克左右,外观米质中上,明显好于太湖粳2号,糙米率8.42%,整精米率72.8%,直链淀粉含量18.2%。穗粒结构较协调,具有一定产量潜力。全生育期163天左右,较太湖粳2号早1-2天,抗倒性中等,中抗白叶枯病,感稻瘟病。
     四、栽培技术要点:
     1、适时播种,培育壮秧。水育大苗播期宜在5月15日-20日,每亩秧田播量为25公斤左右,秧龄30天左右。做好水浆管理和病虫、草害防治工作。
     2、适时移栽,合理密植。株行距4×7.5寸,每亩栽插不少于20万穴,每穴3-4苗,基本苗6-8万/亩。
     3、合理施肥,发挥增产潜力。亩产650公斤左右的产量水平,每亩总施肥量折合纯氮约18公斤,各期用肥比例为:基面肥65%,长粗肥20%,穗肥15%。
     4、科学管水。返青期水层可深些,以利活棵和提高化除效果,分蘖期保持浅水层,栽后20天左右达到预定苗数时及时分次搁田,栽后一个月左右达到高峰苗,苗数控制在27-29万亩。孕穗期保持浅水层,齐穗后湿润灌溉,后期不宜过早断水,收割前一周断水。
     5、综合防治病虫杂草。重点做好纹枯病、稻瘟病和纵卷叶螟、三化螟、稻飞虱的防治工作。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农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更多关于水稻―常农粳1号 的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