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农博网> 数据中心> 实用技术>唐菖蒲膏霉病

唐菖蒲膏霉病

2012年10月12日 14:39 来源:农博网

文章摘要:   唐菖蒲膏霉病主要发生在贮藏期,是重要病害之一,影响植株的观赏价值。    症状发病初期在球茎上产生凹陷病斑,褐色状,有明显的黑色晕圈。在潮湿的环境下,病斑上产生青霉层。发生严重时,会形成小菌核,有...

  唐菖蒲膏霉病主要发生在贮藏期,是重要病害之一,影响植株的观赏价值。
  
  症状发病初期在球茎上产生凹陷病斑,褐色状,有明显的黑色晕圈。在潮湿的环境下,病斑上产生青霉层。发生严重时,会形成小菌核,有灰色、黄色或浅褐色,最后导致球茎腐烂。
  
  病原唐菖蒲青霉菌PenicilliumeJadioliMuch.属真菌性病害。分生孢子梗帚状,分枝较大。小梗大小9-12微米×2-2.5微米,壁粗糙。分生孢子椭圆至亚球形,2.8―3.5微米。菌落产生大量菌核,可排成同心圈。
  
  发病特点该病原菌靠菌核度过不良环境,从伤口侵入为害,贮藏场所潮湿,通风不良,易发病。
  
  防治方法
  
  (1)种植及收获期间,避免球茎受伤,减少发病条件。

  (2)收货后,严格进行检疫,拣出带病球茎。待球茎晾干后,再放进贮藏室。温度保持5度以下。刚收获的球茎应在30度左右室内处理10-15天,干燥后再贮藏。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农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更多关于唐菖蒲膏霉病 的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