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农博网> 数据中心> 实用技术>蝴蝶兰细菌性褐斑病防治

蝴蝶兰细菌性褐斑病防治

2012年10月12日 14:39 来源:农博网

文章摘要: 1、病害特征  该病为细菌病害,由卡特兰假单胞菌[Pseudomonascattlegae(Savarino)Savalescu]引起。病菌在病株及栽培基质中越冬,温室不存在越冬问题;由水流及水滴溅传播;由气孔、伤口侵入。温室空气湿度高、秋冬春季通风�...

1、病害特征

  该病为细菌病害,由卡特兰假单胞菌[Pseu domonas cattlegae (Savarino) Savalescu]引起。病菌在病株及栽培基质中越冬,温室不存在越冬问题;由水流及水滴溅传播;由气孔、伤口侵入。温室空气湿度高、秋冬春季通风透气不良、阴棚栽培、雨季发病重;老叶比幼叶抗病。

  该病在蝴蝶兰上时有发生,重病时引起叶片腐烂枯黄。影响植株生长势,降低兰花商品价值。

发病初期生褐色水渍状斑,扩展后呈长椭圆形或长条形斑块,病斑为褐色,周围有黄色晕圈;温度高时扩展快,叶尖部分或整叶枯黄,腐烂。病重时腐烂至叶鞘,再蔓延至生长点则整株枯死。在潮湿条件下,病部溢出菌脓呈疱状,干后呈发亮的菌膜。

  2、防治方法

  (1)加强栽培管理:栽培密度适宜,及时分株以利通风透光降湿。冬、春季连阴天或连阴雨后晴天,要及时通风换气。清除病残体,病盆钵及基质未处理前不可再用。操作中尽量减少伤口。

  (2)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喷药。常用杀菌剂有20%络氨铜"锌水剂400倍液、53.8%可杀得干悬浮粉剂1000倍液、新植霉素4000倍液、12%绿乳铜乳油或27%铜高尚悬浮剂600倍液等。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农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