樱花细菌性根癌病害及防治措施
2012年10月12日 14:38 来源:农博网
- 关键字: 樱花细菌性根癌病害及防治措施
细菌性根癌病是我国北方园林花卉苗木上最容易发生的根部病害之一,多发生于土壤偏碱地区。该病除危害樱花外,还能危害榆、月季等蔷薇科植物,以及银杏、石竹等室内外花木,其寄主涵盖60科300余种植物。
症状
该病常发生在根颈部,尤其在苗木嫁接口处,有时在侧根、支根或枝(蔓)上也会发生。
癌瘤初生时呈球形,可互相愈合,颜色为乳白色或略带红色,随肿瘤长大,内部木质化变硬,表皮龟裂粗糙并逐渐变成褐至深褐色,癌瘤可小如豆或大如拳。病苗须根较少、生长缓慢或叶黄早落、枯枝增多、花期变短,甚至死亡。该病十分顽固,即使清除癌瘤,往往又可生出。
病原及侵染循环
该病系革兰氏阴性根癌土壤杆菌引起,该病原在癌瘤组织的皮层内或土壤中越冬,通过雨水、灌溉水、远距离苗木带菌,人为因素、虫或根结线虫等造成伤口传播;在10℃至34℃范围内生存,最适湿度22℃,低于18℃或高于30℃不易成瘤;耐酸碱范围PH值5.7至9.2,在pH6.2至8内可致病;在偏碱粘重的连作地,温度越高发病越重;在疏松的沙质壤土地发病少。
防治措施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农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