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农博网> 数据中心> 实用技术>香石竹细菌叶斑病的防治方法

香石竹细菌叶斑病的防治方法

2012年10月12日 14:38 来源:农博网

文章摘要: 该病又称香石竹渍斑病,主要为害高梁、玉米、豆科、咖啡等作物。病害学名:Pseudomonaswoodsii(Smith)Stevens.一、为�...

       该病又称香石竹渍斑病,主要为害高梁、玉米、豆科、咖啡等作物。病害学名:Pseudomonaswoodsii(Smith)Stevens.

 

        一、为害症状:主要为害叶片、花芽和茎。叶片染病生长梭形或长条形坏死斑纹,中间灰褐色,四周生紫褐色纹,对着阳光观察可见黄色水渍状晕圈,湿度大时,病部现小点状白色菌脓,病斑融合,造成叶片枯黄或死亡。在枯黄的叶片上可见病斑仍保持锈褐色。

 

        二、病原菌形态特征:病原属细菌,菌体杆状,大小1-2×05-07(微米),有1根具鞘的鞭毛,很少2根,单极生,不产生荧光色素,革兰氏染色阴性,不抗酸,好气性。在肉汁洋菜培养基上菌落圆形,光滑,白色有光泽,稍隆起,生长迟缓,粘稠。生长适温22-30℃,最高37-38℃,最低5-6℃,48℃经10分钟致死。

 

        三、发病特点:病原细菌在病残体上越冬,每个病斑上有数以百万计的细菌,通过灌溉水、雨水溅射到叶片上传播,从气孔侵入。气温18-24℃、雨日多易发病。

 

        四、防治方法:

        (1)培育无病苗,用无病母株作为繁殖材料。

        (2)发现病株及时拔除,集中烧毁。

        (3)棚室栽培时,注意降低湿度,通风良好,可控制该病蔓延。

        (4)精心养护。合理灌水,水量适中,不宜过多,避免用水管冲浇,防止传播,雨后要及时排水,防止湿气滞留。

        (5)必要时喷洒30%碱式硫酸铜悬浮剂500倍液或硫酸链霉素3000倍液。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农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