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农博网> 数据中心> 实用技术>兰花矢尖蚧-花卉病虫害

兰花矢尖蚧-花卉病虫害

2012年10月12日 14:38 来源:农博网

文章摘要: 名称:兰花矢尖蚧学名:类属:目录1.相关图片2.分布与危害3.形态特征4.发生规律5.防治方法6.防治药械相关图片分布与危害兰花叶片上着生一些长形白色的小白点,同时还粘附一些棕褐色长形的虫体,固定在叶片上会爬动,...

名称:兰花矢尖蚧

学名:

类属:

目录

1. 相关图片

2. 分布与危害

3. 形态特征

4. 发生规律

5. 防治方法

6. 防治药械

相关图片

分布与危害

兰花叶片上着生一些长形白色的小白点,同时还粘附一些棕褐色长形的虫体,固定在叶片上会爬动,这种危害兰花叶片的害虫为矢尖蚧。矢尖蚧是对兰花危害最大的昆虫,主要寄生于兰花叶片上,背面较少些。矢尖蚧不仅吮吸兰花液汁,而且容易招致病害,虫体粘附在叶片上,严重影响光合作用。叶片受害处,轻则形成枯斑,重则整片死亡。

形态特征

雌蚧壳箭头形,长3.5~4毫米,棕褐色。蚧壳背面呈屋脊形,有明显的纵脊,其两侧有许多向前斜生的横纹,形似草帽状。雄蚧壳较细小,长约1.2毫米,粉白色,背面有3条纵隆脊。每年发生2~3代,多与雌成虫越冬。阴暗潮湿不通风的养兰场所有助于矢尖蚧繁衍,各代若虫发生期为5月中下旬、7月中旬及10月中旬。每年5月中旬以后开始繁殖,交尾后的雌成虫产卵于介壳下母体的后方,卵经1~3天即孵化成若虫。若虫爬出介壳之后,活动能力很强,到处爬动,经过1~2天后固定下来,刺吸叶肉危害叶片。

发生规律

防治方法

用40%速扑杀1000~1500倍液;或10%吡虫啉倍液,每隔7天一次连续防治2~3次。喷药时药液要喷到虫体上,以提高杀虫效果。此外,药液浓度不可过高,以免伤害兰花叶片面造成药害。

防治药械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农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