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农博网> 数据中心> 实用技术>杜鹃红蜘蛛防治技术

杜鹃红蜘蛛防治技术

2012年10月12日 14:38 来源:农博网

文章摘要: 危害杜鹃的红蜘蛛主要是短须蟥(又称茶花蜘蛛)。群集于叶背近主脉处,刺吸汁液,使叶背呈现油渍状紫褐色斑点,叶面呈灰白色斑点。受害叶片失去光泽,叶柄呈紫褐色,严重时叶片枯黄,早期脱落,影响杜鹃生长。短须螨...

危害杜鹃的红蜘蛛主要是短须蟥(又称茶花蜘蛛)。群集于叶背近主脉处,刺吸汁液,使叶背呈现油渍状紫褐色斑点,叶面呈灰白色斑点。受害叶片失去光泽,叶柄呈紫褐色,严重时叶片枯黄,早期脱落,影响杜鹃生长。

短须螨的雌成虫橙红色至暗红色,长约0.3毫米,近椭圆形,体背隆起,上有下规则的黑色斑点,有4对足。幼螨呈鲜红色,圆形,有光泽,长约0.1毫米。若螨橙红色,体长约0.2~0.3毫米。短须螨1年发生6~7代,以雌成蟥群集在植株根部或叶背、叶掖越冬。第2年春季爬到叶片上危害并产卵。高温干旱对其繁殖非常有利,所以每年7~9月盛夏季为其发生盛期。

杜鹃短须螨的防治措施:

一是应注意清除越冬雌成虫 ,入温室前彻底清洁盆花,剪除病枯叶集中烧掉,并喷波美0.5度石硫合剂。

二是发生期药剂防治,可采用20%三氯杀螨醇乳油2000倍液或73%克螨特乳油2000~3000倍液等药剂喷洒。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农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