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农博网> 数据中心> 实用技术>生姜高产栽培及姜瘟防治技术

生姜高产栽培及姜瘟防治技术

2012年10月12日 14:37 来源:农博网

文章摘要:   生姜是我国主要的经济作物,营养丰富,适应性强,产量高,成本低,具特殊辛香风味,不仅是重要调味品,而且可加工制成多种食品,出口创汇,深受广大群众喜爱,近年来面积逐渐扩大。但由于生姜种植具有一些特殊要...

  生姜是我国主要的经济作物,营养丰富,适应性强,产量高,成本低,具特殊辛香风味,不仅是重要调味品,而且可加工制成多种食品,出口创汇,深受广大群众喜爱,近年来面积逐渐扩大。但由于生姜种植具有一些特殊要求及条件,而且姜瘟病害造成严重损失,该文就生姜高产栽培技术及姜瘟病防治介绍如下:

  1、高产栽培技术

  1.1精细整地、施足基肥

  选择水质、大气、土壤无污染的环境,选择地势稍高,土层深厚,保水力强,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地块,冬耕后翌年细耙1―2遍,栽培前1个月每亩施生石灰60公斤,腐熟有机肥2000公斤,草木灰100公斤,过磷酸钙30公斤,或施TBS(蔬菜专用肥)有机复合肥40公斤作基肥。

  1.2选种消毒、杀菌催芽

  选择生长快,嫩姜外观美,品质脆嫩,纤维少的生姜品种。选择无病、无损伤具有1―2个壮芽重约30―35克的姜块作种。2月下旬选晴天将姜种摊晒2―3天。一是可增加种姜温度,打破姜种休眠期,二是逐步淘汰姜种。选粗壮、肥圆、鼓力好,无病姜种在3月上旬进行浸种,杀菌催芽,用40%福尔马林100倍液或78%姜瘟宁可湿性粉剂300倍液浸种15―30分钟,或用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草木灰水浸种20分钟,然后保持25―30℃之间催芽,严格掌握温湿度,当温度高于35℃时,揭膜浇水降温,催芽可促使幼芽快速萌发、出苗快而整齐、幼芽生长健壮,因而是一项很重要的技术措施。

  1.3适时播种地膜覆盖

  生姜应适期播种,不可过早或过迟,一般在2月下旬至3月初播种为宜。按1.3米开畦,横向开沟作埂,种姜栽于沟中,埂长3―4米,埂高35厘米,埂基宽25―30厘米,埂切面微倾斜,呈板凳脚状,边沟、背沟、腰沟40―50厘米,姜埂子规范,标准一致,为优质丰产打下了坚实基础。由于姜是喜温作物,适宜温度20―27℃,前期应采用地膜覆盖栽培,才能达到保水、保温、保肥,促进姜芽生长。把姜种放入土后,株距7―10厘米,每亩栽1.2―1.5万株。亩用种量400―500公斤。地膜平铺在姜埂上,四周用泥土压严。当姜苗长至姜埂高时,气温已正常,及时揭膜,达到姜芽早生快发,促进早熟的目的。

  1.4科学管理

  1.4.1遮阳网膜覆盖

  生姜耐阴,喜散射光,不耐强光照,夏天气温32℃以上时,光照强度超过3万勒[克斯],对姜的正常生长发育十分不利,根据以上原理,在6月下旬后收获的生姜采用黑遮阳网膜覆盖栽培,可遮挡直射光,降低光照强度20%,降低温度3―5℃,同时起到了保湿、防暴雨危害的作用,有利姜苗的生长发育。

  1.4.2分期追肥

  生姜吸收肥力极强,原则上为重施P,K肥,适量N肥。为了提早上市,增加产量,在施肥上除重施有机肥作底肥外,结合提苗、抗旱,巧施追肥,生长期施肥4―5次。在苗10―12厘米时,就开始施肥,追肥时不用新鲜人畜肥,每次追肥不直接施入沟中,而是施于姜埂上,由埂上流入姜沟中,再把姜埂铲一层土培于沟中,达到肥土壮苗之目的。以后每隔15―20天施肥1次,施肥浓度第1次30%左右,以后逐渐增加浓度,姜对钾肥需要量较大,多施钾肥能促进根茎膨大,减少病害发生,并对叶上部进行叶面追肥0.2%磷酸二氢钾每隔15天1次,连续2―3次。

  1.4.3培土灌排

  结合施肥应培土4―5次,用铲刀将姜埂泥逐步铲入沟内,最后使姜埂变为姜沟,姜沟变为姜埂。干旱严重时,应注意及时灌水,保持土壤润,4月份后雨水较多,应注意排水,以防渍水烂根。

  2、姜瘟的发生与防治

  2.1症状

  病菌侵害根部和地下、地上茎。被害的地下肉质茎初呈水渍状,黄褐色,失去光泽后,内部组织逐渐软化腐烂,仅残留外皮。挤压病部可流出污白色浊状汁液,散发臭味;被害根也呈淡黄褐色,终至全部腐烂。地上茎被害呈暗紫色,内部组织变褐腐烂,残留纤维。叶片被害呈凋萎状,叶色淡黄,边缘卷曲,终至全株枯死。

  2.2病原

  本病由细菌青枯假单孢杆菌(Pseudomonassolanacearum)侵染所致。生长发育最适温度28―29℃,最高40℃,最低4℃,致死温度52―53.3℃(10分钟)。细菌在30℃左右的干燥状态下,3天后即丧失生活力,在pH值4.05―9.5的范围内细菌均可生长,但以pH值5.4―7.3最适宜。病菌除危害姜外,茄子、辣椒、番茄、马铃薯等均可被侵染。

  2.3菌源与传播

  病原菌大量存在于病姜田土壤和带病的姜块组织中,可在土壤中存活2年以上,带菌姜种是主要初侵染源,并借姜种调运作远距离传播。次年下种以后,首先由病姜种或带菌土壤中的病菌,在适宜环境条件下侵入生姜植株的地下茎基部或直接引起地下姜块发病。就病种和带菌土比较,病姜种引起发病可能性更大,时间更快,二者都是不可忽视的重要病源。姜瘟病菌同其他着生鞭毛的杆状细菌一样,必须在有水的情况下才能传播蔓延。一般靠灌溉水、地面流水、地下害虫和雨水溅射传播蔓延。种植感病品种,病土连年净作,用带菌种姜,施肥不当,以及高温高湿的环境条件,都易引起姜瘟的发生和流行。

  2.4发病条件

  一是要有病源(病姜种和带菌土)的存在;二是要有适宜发病的环境条件。环境条件主要指气候条件的温度(气温和土温)与降雨量。一般旬均温达24℃左右时,病害开始流行,在28℃左右加上充足的雨量,形成田间积水,病害迅速发展蔓延。试验观察表明,在有病源在的前提下,温度(特别是土温)和降雨量是导致病害流行的二个重要因素,尤以雨后姜田积水,又遇烈日曝晒大发生最为严重。此外,姜苗出土前后灌水不当,具有一定诱发作用;栽培管理不当或轮作时间长短,均与病害发生有密切关系。土均温25℃以上时,潜育期一般为
6―8天,最短3天,最长11天,在15―20℃时为41天,15℃以下很少发病。高温多湿,时晴时雨的天气,特别是土温变化剧烈利于本病发生流行。降雨量的多少和降雨的早晚也有关系。6―7月间,如果在10―12天内,降雨量达到100毫米左右,田间即可出现病株,大雨过后1周左右,田间即出1次发病高峰。植地连作、低洼、土质粘重、无覆盖物、偏施N肥的发病率高;中心病株出现早,病菌再次侵染的次数多,病害发生也重。

  2.5发生和消长规律

  露地栽培的生姜姜瘟病一般于5月中旬至6上旬开始发病。由于此期间气温较低,雨量少,病害零星发生,扩展慢。6月下旬和7月上旬是大面积上中心病株出现和中心病团形成时期,7月中旬末至9月中旬是姜瘟发生和流行的高峰时期。此时正值高温高湿气候,姜块形成膨大旺盛时期,病菌易于侵入,侵染速度快,严重的可在15天左右造成全田无收,整个发病高峰可持续50―60天。9月中旬后,随着气温降低和雨量的减少,病害逐渐减轻,10月中旬后停止发病,整个发病期长达140天左右。

  2.6综合防治措施

  防治策略,必须从农业防治为基础的综合措施考虑,尽量创造不利于病害发生的环境条件,狠抓各个环节的协调配合。

  2.6.1选用抗病品种。品种间抗性有差异,义乌首姜、新昌小型竹边姜和浙江铁杆青等品种较抗病。

  2.6.2选用无病姜种。建立无病留种田,选留无病姜种,凡是有水渍状、表皮易脱落或者掰开姜块可见黑褐色圈纹,用手挤压有白色液汁溢出的,都是带病姜块,不能下种。

  2.6.3姜种消毒处理。方法同选种清毒。

  2.6.4轮作换茬。选择地势高,排水良好的地块,深翻后亩施生石灰100―150公斤,起高垄,增施磷钾肥或覆盖遮阴,实行2―3以上的轮作,避免与茄科作物连作或套种。

  2.6.5加强田间管理。重视姜田排水,严格控制姜田灌水,一般采取人工浇灌,严禁大田浸灌。深沟高厢,雨后及时排除积水,重施底肥,轻施、巧施追肥,避免过多施用氮素化肥,增施磷、钾肥及粗渣肥。发现中心病株后,立即拔除,连同窝中土壤带出田外处理,并用鲜石灰对附近消毒。

  2.6.6药剂防治。齐苗期每亩用78%姜瘟宁500倍液300公斤灌窝。发病初期灌窝或喷雾,78%姜瘟宁300―500倍液,每隔5―7天1次,连续2―3次,或用72%硫酸链霉3000倍灌窝,或1000单位新植霉素3000倍液灌窝,或用90%的三乙膦酸铝可溶性粉剂300倍液灌窝,较能有效地控制姜瘟的危害。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农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