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农博网> 数据中心> 实用技术>山药生产中的五个问题

山药生产中的五个问题

2012年10月12日 14:37 来源:农博网

文章摘要: 近年来,分析自己种植双胞无架山药3年的实践,并调查了万余户本地山药种植户发现,无论种植什么品种,山药生产中普遍存在着不同程度影响品质的五个问题。...

    近年来,分析自己种植双胞无架山药3年的实践,并调查了万余户本地山药种植户发现,无论种植什么品种,山药生产中普遍存在着不同程度影响品质的五个问题。
     一、山药红斑病。俗称锈山药。山药红斑病是由线虫引起的病害。生长期间染病,影响块茎发育,块茎小,重量轻。线虫主要侵染地下块茎,初在块茎上形成红褐色近圆形稍凹的斑点,发病重的块茎上,病斑密集,互相融合,形成大片暗褐色斑块。防治方法:播种时每亩用根虫净药水1瓶与50%多菌灵250公斤,结合施肥浇水施入播种沟内。以后每隔1-1.5个月用同样方法浇施1次。
     二、山药炭疽病。这个病害是致使山药早死藤的主要病害。炭疽病主要危害叶片和茎。叶片染病病斑圆形至椭圆形,中间灰白色至暗灰色,边缘深褐色。病、健部界限明显。防治方法:齐苗开始喷第1次药,用百菌清600倍液,以后间隔10-15天喷药1次。叶片上发现初染病斑后改用可杀得600倍液和甲基托布津600倍液交替喷雾防治。
     三、山药褐腐病。俗称"烂山药",幼山药染病现腐坏状,不规则褐色斑或出现畸形,稍有腐烂后病部变软,切开后可见块茎褐变的部分常较外部病斑大且深。在防治炭疽病中得到兼治。
     四、山药分叉。造成山药分叉主要有两大原因:⑴幼山药块茎茎端分生组织被虫咬后产生分叉;⑵肥料烧根,人为或其他原因伤根使山药产生分叉。第1个原因在防治红斑病的药剂处理中得到解决;第2个原因则要注意施肥培管中不要伤及山药根系。
     五、扁山药。形成扁山药的根本原因是缺水。山药的枝叶生长盛期和遇干旱则应浇水。民间曾有"旱出扁,湿出圆"的农谚,越是大山药扁得越厉害。我地也流传着"干熬的山药,湿熬的芋艿"这样一句农谚,也影响到山药的抗旱浇水。值得一提的是使用免深耕土壤调理剂代替盘地的山药田,更应注意山药后期的抗旱性浇水,免深耕土壤调理剂只有在足水的前提下才能充分发挥作用。但山药田也不能积水,只有确保沟沟相通,才能确保山药优质高产。
     ( 来源:《农家致富》2004.13期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农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