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农博网> 数据中心> 实用技术>山药炭疽病

山药炭疽病

2012年10月12日 14:37 来源:农博网

文章摘要:   〔病原菌学名〕GloeosporiumpestisMassee.  〔寄主作物〕山药。  〔病害诊断〕主要为害叶片。也可为害茎蔓。叶片发病多自叶尖或叶缘产生水渍状暗绿色小斑点,扩展后病斑椭圆形或不规则...

  〔病原菌学名〕Gloeosporium pestis Massee. 

  〔寄主作物〕山药。 

  〔病害诊断〕主要为害叶片。也可为害茎蔓。叶片发病多自叶尖或叶缘产生水渍状暗绿色小斑点,扩展后病斑椭圆形或不规则形,边缘褐色至暗褐色,中央灰褐色,稍显轮纹。病斑上散生许多小黑点,湿度大时病斑表面有粉红色黏质物泌出。严重时,数个病斑常连合成大斑块,病部易穿孔或病叶脱落。茎蔓发病多在近地面处产生不定形褐色病斑,后稍凹陷。严重时常造成病部以上茎叶枯死。 致病菌为薯芋盘长孢菌。病菌分生孢子盘上无刚毛。分生孢子梗单胞,无色,棍棒状,顶端钝圆或稍尖。分生孢子单胞,无色,椭圆形或圆筒形,一端稍狭细。 〔发病规律〕病菌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盘在病残体上,或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以分生孢子进行初侵染和再侵染。分生孢子在田间靠雨水溅射传播,昆虫和农事操作也可传播。病害潜育期短,再侵染频繁,条件适宜病害很易发生和流行。 病菌喜高温高湿条件,温暖多雨,田间湿度大,是病害发生或流行的决定因素。氮肥过多,植株徒长,植株郁蔽,病害重。 

  〔防治措施〕 (1)实行轮作,避免连作。 (2)施足腐熟粪肥,避免偏施、过施氮肥,增施磷、钾肥。合理灌水,控制田间湿度。 (3)发病初期拔除中心病株,减少田间传播菌源。收获后彻底清除田间病残体,并深翻土壤。 (4)发病初期及时喷布药剂防治,药剂可选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2%武夷霉素水剂200倍液,或80%炭疽福美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40%用得可湿性粉剂400倍液,或25%炭特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30%绿叶丹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25%施保克乳油4000倍液。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农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更多关于山药炭疽病 的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