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农博网> 数据中心> 实用技术>甘蓝细菌性黑斑病

甘蓝细菌性黑斑病

2012年10月12日 14:37 来源:农博网

文章摘要: 甘蓝细菌性黑斑病[Pseudomonassyringaepv.Maculicola(McCulloch)Young.Dye&Wilkiel在部分地区有发生,而且为害较重。[田间�...

    甘蓝细菌性黑斑病[Pseudomonas syringae pv.Maculicola (Mc Culloch) Young.Dye & Wilkiel在部分地区有发生,而且为害较重。

    [田间识别] 主要为害叶片,叶片初生油浸状小斑点,扩展后呈3~4毫米不规则形,淡褐色,边缘紫褐色病斑。病重时病斑可联合成不整齐的大斑,引起叶片枯黄、脱落。[发病原因]

    病菌在种子上或土壤及病残体上越冬,借风雨、灌溉水传播。由气孔或伤口侵入。病菌喜高温、高湿条件,发病适温25~27℃,发病要求叶片有水滴存在,一般暴雨后极易发病,而且病情重。

    [防治要点] ①使用无病种子,一般种子要做消毒处理,可用种子重量0.4%的50%琥胶肥酸铜拌种。②高畦栽培,最好覆地膜栽培。③施足粪肥,氮、磷、钾肥合理配合、避免偏施氮肥。均匀灌水,小水浅灌。④重病地与非十字花科蔬菜进行二年轮作。⑤发现初始病株及时拔除。收获后彻底清除田间病残体,集中深埋或烧毁。⑥药剂防治可用72%农用硫酸链霉素4000倍液、或14%络氨铜300倍液,或60%百菌通500倍液,或47%加瑞农900倍液,或30%绿得保400倍液。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农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更多关于甘蓝细菌性黑斑病 的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