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农博网> 数据中心> 实用技术>丝瓜绵腐病

丝瓜绵腐病

2012年10月12日 14:37 来源:农博网

文章摘要: 病原Pythiumaphanidermatum症状主要为害果实。一般多是植株下部,尤其是接触地面的果实发病。果实发病,多从脐部或伤口附近出现水浸状斑点,迅速扩展成大�...


    病原  Pythium aphanidermatum
   症状    主要为害果实。一般多是植株下部,尤其是接触地面的果实发病。果实发病,多从脐部或伤口附近出现水浸状斑点,迅速扩展成大型水浸状褐色病斑,有时扩展至半个果实至整个果实。果实发病部位表面在湿度大时长有一层白霉,最后病果腐烂。
      发病规律   病菌在土壤中营腐生生活,翌年条件适宜时放出游动饱子,借雨水反溅或灌溉水流传播,与植株下部或触地果实接触,侵入后引起发病。发病适温27~28℃,要求95%以上的相对湿度,游动饱子需有水滴存在。因此,高湿度和水就成为发病的决定性因素。地势低洼,地下水位高,雨后积水地块发病严重。
   防治方法
   ①农业措施  选用绿旺、3号丝瓜、短度水瓜、长度水瓜等耐湿性强 的品种。高畦栽培,
覆盖地膜,或雨季来临前地面敷草,阻隔 土中病菌从而减轻发病。雨后排水,做到地面无
积水。及时绑架、整蔓,适度打掉植株下部老叶,增 强通风透光,降低株间的湿度。及时
摘收植株下部果实。
   ②药剂放置  发病初期可用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 800倍液,或58%甲霜灵锰锌可湿
性粉剂500倍液,或72%克 露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2.2%普力克水剂600倍液,或 80%高铜尚湿性粉剂800倍液,或15%恶霉灵水剂500倍液。要着重喷植株下部和地面。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农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更多关于丝瓜绵腐病 的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