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农博网> 数据中心> 实用技术>文心兰常见病虫害及防治-园林工程苗木种植技术

文心兰常见病虫害及防治-园林工程苗木种植技术

2012年10月12日 14:37 来源:农博网

文章摘要: 文心兰花叶病症状:开始叶上沿叶脉生淡黄色的不连续条斑,常呈花叶状。接着病斑一部分叶肉细胞坏死,形成表面下陷的褐色坏死斑。病原国兰花叶病毒(CyMV)及ColMV等几种病毒。传染途径以汁液传染为主。防治方法:1、温室�...

文心兰花叶病 症状:开始叶上沿叶脉生淡黄色的不连续条斑,常呈花叶状。接着病斑一部分叶肉细胞坏死,形成表面下陷的褐色坏死斑。病原国兰花叶病毒(CyMV)及ColMV等几种病毒。传染途径以汁液传染为主。防治方法:1、温室要合理通风,避免高温高湿;注意排水,适当增施磷、钾肥;及时清除病叶、病果及残株。2、发病初期及时喷药。常用药剂有: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80%大生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50%炭疽福美400倍液,或1:1:200倍的波尔多液。每隔7~10天喷一次,共2~3次。 文心兰灰霉病 症状:初在花瓣上产生水浸状的小斑点,略扩大或为圆形褐色病斑,病斑基本上以斑点状态不再扩大,但由于品种及环境条件不同,斑点部分的组织或是干燥脱落为圆形穿孔,或是病斑逐渐扩大及整个花瓣,引起花枯。受害花放在温室内,表面生有灰色霉层。病原、传染途径、防治方法:参考大花惠兰灰霉病。 文心兰炭疽病 症状:叶尖初生淡黄绿色圆形小斑点,逐渐扩大为黑褐色。相邻病斑融合向叶身扩展,病斑变为灰褐色,呈云纹状。病原Colletotrichumgloeosporioides(Penz.)Sacc.,异名C.antirrhiniF.C.Stewart属真菌半知菌亚门,黑盘孢目,炭疽菌属,胶孢炭疽菌。病菌以菌丝体在病残组织上越冬。分生孢子靠风雨、浇水淋溅传播。防治方法:参考国兰炭疽病。 文心兰软腐病 症状:全株发病。主要从植物体上的伤口感染,初为暗色水浸状,迅速扩大呈褐色腐烂。腐烂处发出特有的臭气,以后组织崩溃,内容物流失而干枯。幼苗感染病后,叶迅速变黄。病原Erwiniacarotovora(Jones)Holland,欧氏杆菌属,胡萝卜软腐欧氏杆菌。防治方法:参考国兰软腐病。 棕榈白盾蚧症状:为害状叶及叶柄处寄生,主要为害卡特兰、石斛兰等。形态特征:雌成虫介壳长1.5~2毫米,白色或半透明,略呈圆形,扁平。雄蚧壳长约1.5毫米,乳白色,细长,背面有3条纵线。防治方法:参考咖啡盔蚧。兰矩瘤蛎蚧 症状:兰矩瘤蛎蚧又名兰疣盾蚧,属同翅目、蚧总科、盾蚧科。以若虫、雌成虫危害建兰、墨兰及苏铁等。固定在叶片正反面吸取汁液,使叶面失去光泽,影响生长和观赏价值。形态特征:成虫雌成虫介壳长2.1毫米左右,长梨形,后端扩大,黄褐色,壳点伸出一端深褐色。雄成虫介壳较小,背部有纵脊,壳点黄褐色。雌成虫体长1.5~1.6毫米,纺锤形,腺瘤在中胸腹面3个,后胸腹面6个,每腹节侧各4个,臀角2对。卵椭圆形,黄褐色。若虫初孵时卵圆形,黄褐色。生活史及习性:兰矩瘤蛎蚧一年发生2~3代,以受精雌成虫越冬,翌春5月中下旬产卵于介壳内,每头雌蚧产卵20~30粒。初孵若虫缓慢爬行多在主脉两侧,少数在叶缘固定刺吸危害,并分泌蜡质逐渐形成介壳。世代不齐,下半年又有较显著的若虫出现高峰。防治方法:参考咖啡盔蚧。 咖啡盔蚧 症状:为害状该介壳虫主要寄生在兰花叶上,尤其是叶背较多,以吸吮植物汁液为食。成虫被覆于分泌物,即介壳。介壳虫常局部性大量发生为害,严重时覆盖叶面,既消耗植株养分,又因其排泄液引发煤污病,影响观赏价值。介壳虫繁殖极快,1年可繁殖2~7代,常可在1个生长季节,就可成灾危害。防治上应及早动手。防治方法:1、注意通风。及早发现虫体,并用毛刷刷去虫体。2、大面积发生时,可化学防治。一般在若虫孵化盛期,喷洒药剂1~3次。每次间隔约10天。常用药剂有:40%氧化乐果乳油1000倍液,80%敌敌畏乳油1000倍液,40%速扑杀乳剂1000倍液。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农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