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农博网> 数据中心> 实用技术>大棚黄瓜霜霉病的防治技巧

大棚黄瓜霜霉病的防治技巧

2012年10月12日 14:37 来源:农博网

文章摘要: 霜霉病是大棚黄瓜的主要病害,是影响黄瓜高产优质的主要原因,单纯的化学防治,难以达到良好的效果。因此,防治上在选用抗病品种的基础上采用栽培与生控配套,物理与化学防治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模式。1.�...

霜霉病是大棚黄瓜的主要病害,是影响黄瓜高产优质的主要原因,单纯的化学防治,难以达到良好的效果。因此,防治上在选用抗病品种的基础上采用栽培与生控配套,物理与化学防治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模式。 1.改善田间小气候 采用膜下沟灌,以降低棚内空气湿度。选用透光率高、无滴效果好的塑料膜。定植时合理密植,结瓜后及时打去底部老叶,增加田间通透性,减少病源。 2.生态防治 适宜黄瓜霜霉病发生的条件为:温度16-22℃,相对湿度85%以上,植株叶面有小水滴或水膜。因此防治措施为:①控温,上午大棚温度尽快升到32-35℃,提高光合作用。夜间温度前半夜控制在16℃以下,后半夜在13℃,当外界气温达13℃时,可以整夜通风。②控湿,在保障植株正常生长所需温度前提下,尽量通风,使夜间结露时间不超过2小时,放风以放顶风为主。③浇水应在晴天上午进行,浇后马上闭棚升温至32℃,持续1小时后通风散湿,当温度降到25℃后,再关闭风口升温,这样反复进行2-3次,可有效减少当天夜间叶面形成水膜的面积。 3.高温灭菌棚内局部发病重,但瓜秧较健壮时采用此法。晴天上午烧水后将棚室封严,迅速使黄瓜生长点部位的温度开高到43-45℃,达2小时,然后多点通风,并加强管理,可高效控制霜霉病的蔓延。 4.提高植株抗病力 黄瓜生育期长,需肥量大,特别是基肥,每300平方米温室需腐熟高机肥5平方米以上,因此在整地时要施足底肥,浇水时随水追施适量速效性肥料,适当增施磷钾肥。结合喷药,每桶水加入100克葡萄糖和迦姆丰收、喷施宝等叶面肥能明显提高抗病力。 5.补施C02 由于棚室封闭,棚内二氧化碳不能满足黄瓜的正常需求,适时补充二氧化碳是增强黄瓜抗病力的有效途径之一。方法是:每个大棚内放6-8个距地面lm高的塑料桶,桶内放1/3桶量的稀硫酸(1:3),每天上午桶内投入一定量的碳酸氢铵(晴天苗期每平方米投入碳氨5.7-7.8克,结瓜期13.3-16.3克),以早晨棚室温度达18℃以上投放为宜,注意多云天少施,阴天不施。长期施用可有效控制霜霉病的发生蔓延。发病初期施用,能达到治愈的效果。 6.化学防治 应以烟剂、粉剂为主,喷雾为辅,几种农药要交替使用,常用烟剂有百菌清、速克灵、百速烟剂等,粉剂奇百菌清粉剂等,喷雾用克抗灵、盛丰杀菌剂600倍液、普生600-800倍液,每天一次,交替施用,连喷3-4次。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农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