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曲霉菌病诊断与治疗
2008年12月18日 09:33 来源:中国畜牧兽医报
- 关键字: 鸡曲霉菌病诊断与治疗
鸡曲霉菌病又称育雏宝肺炎,是一种人畜共患疾病,以禽类发病率较高,尤其以育雏期的幼雏易感性最高,但却常常不被养殖户所重视,往往造成大批发病和死亡。
流行病学
鸡曲霉菌病是一种严重危害家禽生产的真菌性疾病。其主要病原有烟曲霉、黄曲霉、黑曲霉等。它主要危害雏禽,成禽则为散发流行。该病全年均可发生,尤以梅雨期和玉米刚收获的季节为甚。各种日龄的鸡均可感染,但10日龄~35日龄的幼雏发病率最高,死亡率也最高。以后,随日龄的增大会逐渐减少,到35日龄以后基本停止死亡,也有个别情况当饲养管理条件差时,流行和死亡则会一直延续到55日龄~60日龄。
生产实践中,饲养密度大、通风不良、饲养条件差、管理落后、育雏室内潮湿温度造成霉菌大量繁殖,再加上幼雏营养不良,是本病暴发的重要原因。
传播途径
健康幼雏主要是接触到被霉菌孢子污染的饲料、饮水、垫草以及空气而发生感染的,育雏阶段的卫生条件不良,孵化器,饲饮器具等被霉菌污染是本病高发的主要原因。
临床症状及剖检变化
急性型可见病雏呈抑郁状态,多卧伏,拒食,对外界反应淡漠。病程稍长者,可见病鸡呼吸困难,伸颈张口,细听可闻器官罗音,眼睛受到侵害时,表现一侧或两侧同时发病,可见顺膜下形成绿豆大的球状结节,致使眼睑肿胀、突出,或出现角膜浑浊、失明,多数幼雏在出现症状后3天~4天死亡,死亡率为5%~50%。(未完待续)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农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