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措施提高雏鸡成活率
2008年06月25日 08:39 来源:河北科技报
- 关键字: 六措施提高雏鸡成活率
四、适时“开饮”开食,供给全价饲料
大批饲养的雏鸡,由于运输时间过久,或是接种疫苗等准备工作,使雏鸡“开饮”时间推迟太久;或是喂水时雏鸡不会饮水,或饮水器孔堵塞,或饮水器太少,致使饮水不及时,鸡体失水过度等引起雏鸡脱水。主要表现为体重减轻、脚爪干瘪、抽搐、眼睛下降,最后衰竭、瘫痪而倒地死亡。刚出壳的雏鸡第一件事应是在24小时内饮水,使它在并不感到口渴时开始饮水,促进其新陈代谢,就不会发生狂饮泻死和脱水瘫毙的现象。外运雏鸡应在入舍3小时内饮5%的葡萄糖和0.1%的维生素C溶液,以增强体质,缓解应激,促进体内有害物质的排出。
凡有条件的地区和饲养场,应按饲养标准供给优质全价平衡日粮,如条件限制,则应采用多种饲料混合饲喂,使营养得到互补。硒和维生素E缺乏时,鸡易患白肌病,土壤缺硒地区生产的饲料中也缺硒,因此,必须注意在饲料中添加硒的化合物。
五、控制恶癖发生,防止聚堆挤压
严重的恶癖多发生在3周龄以后,常见的有啄肛癖、啄趾癖、啄羽癖。预防的主要措施是在5~9日龄时断喙。平时应加强管理,饲养密度不能过大;配合饲料中不能缺少无机盐和必需的氨基酸;光照强度不能过强,时间不能太长。
雏鸡聚堆挤压而死,主要原因:密度过大,而室温突然降低;搬运时倾斜堆压,称重或接种疫苗时聚堆而没有及时疏散;断水、断料时间过长,之后再喂、饮时发生拥挤;突然停电或窜入鼠害等因素引起惊吓、骚动而聚堆。所以,要按鸡舍的面积确定饲养量,而且要备足食槽和饮水器。在雏鸡阶段要进行23小时的光照、1小时黑暗的训练,使其能适应黑暗环境。
六、防止中毒死亡,减少兽害损失
用药防治鸡病时,计算药量一定要准确无误。在饲料中添加药物时必须搅拌均匀,应先用少量粉料拌匀,再按规定比例逐步扩大到要求的含量。不溶于水的药物不能饮水给药,以免药物沉淀在饮水器的底部,造成一些雏鸡摄入量过大。饲料和药物分放;不使用发霉变质的饲料喂雏鸡;搞好室内通风换气,谨防煤气中毒。
雏鸡最大的兽害是老鼠危害。所以育雏前统一灭鼠;进出育雏室应随手关好门窗,并用尼龙绳拦好;堵塞室内所有洞口。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农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