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农博网> 数据中心> 实用技术>鸡病频发的原因和对策

鸡病频发的原因和对策

2008年06月18日 08:25 来源:河北科技报

  ①免疫不科学。免疫程序不合理、疫苗质量差、疫苗选择不当、应激反应等原因引起免疫失败,致使传染性疾病的发生。

  ②药物使用不合理。滥用抗生素、药物使用不对症、给药方法不恰当、不注意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等原因使疾病得不到及时控制,同时引发了一些药物中毒性疾病的发生。

  ③饲料问题突出。很多养殖场(户)在生产过程中,由于认识、技术等原因,存在着饲料营养含量不平衡、饲料营养浓度低、营养物质消化率不高等问题,不仅造成了鸡群生产性能差、蛋重低、生产成本的浪费,而且也影响了鸡只对疾病的抵抗力,引发营养代谢病、各种缺乏症和传染病。

  ④防疫消毒制度不健全。没有建立严格的防疫消毒隔离制度,缺乏必要的消毒设施,再加上养殖环境的不良,致使病原微生物大量繁殖而引起疫病的发生和传播。

  ⑤鸡群应激反应严重。在养鸡生产中由于管理不当如换气不良、缺水、免疫接种、光照不合理等;环境改变如高温、噪音、气候突变等各种因素导致严重的应激反应,从而影响了鸡只正常代谢和免疫应答,使之抵抗力差、生产性能低,易引起各种疾病。

  二、应对措施

  1.提高基层从业人员的诊治水平。目前禽病诊治人员多数是乡镇兽医站工作人员和个体经营者,还有部分养殖户也加入到禽病诊疗的队伍中,诊治水平参差不齐,因此,广大从业人员要把产品质量和人们的身体健康放在首位,增强服务意识,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同时有关单位要键全从业人员资格认证制度,加大对从业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诊疗水平。

  2.培育高产高效的育种体系。在种鸡群选育时,既要注重生产性能的发挥,又要考虑抗病、抗应激等因素的潜在危害,建立严格标准化的育种体系,尤其不要仅因为某个种鸡场的暂时利益而忽略了商品代鸡场的长远利益。对于蛋传疾病要从种鸡场开始严格做好净化工作。

  3.规范养殖场的标准化建设。引导发展规模化养鸡,加强标准化建设,创造良好的饲养条件,在尽可能减少发生疾病因素的基础上建立科学的饲养模式,加强管理,同时坚持“防重于治”、“养防并重”的疾病防治原则,做好隔离、卫生、消毒、防疫、药品使用等日常工作,从而有效控制疫病的发生。

  4.加强对鸡场的环境控制。环境因素包括很多方面,生产中对鸡群健康和生产影响密切的环境因素有场区的环境条件和鸡舍的小环境状况两方面。因此必须注重改善这两方面的环境条件,为维持鸡群的健康打下基础。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农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