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类名称:小麦
- 品种名称:长6359
- 国家级审定编号:国审麦2006019
- 品种来源:82230-6/94-5383
- 选育单位: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谷子研究所
特征特性
弱冬性,中晚熟,成熟期与对照晋麦47号相当。幼苗半匍匐,长势壮,分蘖力强,起身较晚,两极分化较慢,抽穗比对照晋麦47晚1~2天,成穗率较低。株高78厘米左右,株型松散,茎秆蜡质,叶色深绿,旗叶上举,穗层不够整齐,不育小穗较多。穗长方形,长芒,白壳,白粒,半角质,黑胚率3%。平均亩穗数34.9万穗,穗粒数30.7粒,千粒重40.7克。秆质较软,抗倒性较差,抗冻性较好,熟相一般。抗旱性鉴定:抗旱性中等。接种抗病性鉴定:中感黄矮病、秆锈病,高感条锈病、叶锈病、白粉病。2005年、2006年分别测定混合样:容重796克/升、778克/升,蛋白质(干基)含量13.64%、13.96%,湿面筋含量29.7%、31.0%,沉降值23.8毫升、24.8毫升,吸水率59.0%、59.9%,稳定时间2.0分钟、1.6分钟,最大抗延阻力114E.U.、115E.U.,拉伸面积22平方厘米、26平方厘米。
适宜播期秋分前后。每亩适宜基本苗22万苗左右。及时防治锈病、白粉病和蚜虫,在丰水年份防止倒伏。
产量表现
2004~2005年度参加黄淮冬麦区旱地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341.7公斤,比对照1晋麦47号增产8.4%(不显著),比对照2洛旱2号增产6.8%(不显著);2005~2006年度参加黄淮冬麦区旱薄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323.44公斤,比对照晋麦47号增产12.8%(显著)。2005~2006年度生产试验,平均亩产277.5公斤,比对照晋麦47增产7.5%。
适应区域
适宜在黄淮冬麦区的山西南部、陕西渭北的旱地及河南西北部旱薄地种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