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农博网> 数据中心> 品种>郑旱2号
  • 分类名称:水稻
  • 品种名称:郑旱2号
  • 国家级审定编号:国审稻2003031
  • 品种来源:郑稻90-18×陆实
  • 选育单位: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特征特性

属中晚熟常规粳型旱稻品种,全生育期120天,比对照郑州早粳迟熟9天。株高91.6厘米,根系粗壮、发达,耐旱性强,生长旺盛,分蘖力较强,茎秆较粗;叶片较宽大、稍披,剑叶较长;穗长20厘米,散穗型,平均每穗总粒数86.1粒,实粒数66.8粒,千粒重30.4克。抗性:叶瘟5级,穗茎瘟1级,胡麻叶斑病3级。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62.8%,垩白率91%,垩白度24.9%,胶稠度90毫米,直链淀粉含量15.0%。丰产性和稳产性好,抗旱性较强。

(1)适期早播。在黄淮地区夏播,要求6月上旬抢时播种,最迟不能晚于6月15日,亩播种量8公斤,播深2厘米,播后浇蒙头水,确保一播全苗;(2)化学除草。出苗前用60%丁草胺100毫升+25%农思它150毫升,兑水60~75公斤进行土壤封闭;4叶期后出现杂草,及时人工拔除;(3)肥水管理。重视氮、磷、钾肥及硅、锌微肥全量基肥的施用;苗期结合灌水追肥一次,每亩追尿素5~10公斤,拔节期追施尿素5~10公斤作孕穗肥,抽穗前酌情补施尿素3~5公斤作穗粒肥。水分管理主要依靠自然降水,但在生育各时期如发生干旱须及时灌溉。一般正常年份需灌水3~5次;(4)病虫害防治。播种时要进行种子包衣或撒毒土防治地下害虫,分蘖期和抽穗期注意防治螟虫和稻飞虱,在破口、齐穗期喷施三环唑防治稻瘟病。

产量表现

2000年参加国家旱稻品种黄淮地区中晚熟组区试,平均亩产328.4公斤,比对照郑州早粳增产31.5%,居8个参试品种第一位;2001年续试平均亩产335.0公斤,比对照郑州早粳增产33.7%,达极显著水平,居10个参试品种第一位;2001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349.2公斤,比对照郑州早粳增产21.0%,居3个参试品种第一位。

适应区域

适宜在河南、江苏、安徽、山东省的黄淮流域和陕西省的汉中地区夏播种植。